植物中的“变色龙”

作者:编辑部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23-02-10 09:12:08 点击数:28783

——《酸碱指示剂》教学设计

初中20级化学组   纪聪伟

课例名称

酸碱指示剂

教师姓名

纪聪伟

学段学科

初中化学

教材版本

人教版

   

第十单元课题一

   

九年级

教学目标

1.通过课上课下结合、实验验证等方式了解酸碱指示剂的概念,初步学会制作酸碱指示剂以及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身边物质的酸碱性,并掌握无色酚酞溶液和紫色石蕊溶液在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中的变色规律。

2.通过对波义耳发现酸碱指示剂的史实的了解,培养学生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体验科学探究过程的艰辛。

3.通过课堂知识与生活实际的渗透,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感的素养。

4.通过小组自主合作探究的深度学习方式,体会合作与交流,培养科学探究与实践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1.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2.自制酸碱指示剂

难点:酸碱指示剂的探究

教材分析

 

本课题在知识结构上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从酸碱与指示剂作用的实验,简单地反映酸、碱能与指示剂作用并显示不同的颜色,从而说明酸和碱作为不同类物质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使学生对酸和碱有一些初步的认识。会用酸碱指示剂区分酸和碱,并通过活动与探究,学生能够用花瓣、果实自制酸碱指示剂,并通过实验探究它们在酸或碱的溶液中的颜色变化,使学生明白化学知识和生活实际是紧密相连的道理。

第二部分,具体介绍了几种常见的酸和碱,通过活动与探究,分析总结酸、碱的腐蚀性等性质和用途,并通过回忆总结的方式,简单归纳酸和碱各自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第三部分,在学生对酸和碱的性质有了一些认识以后,通过酸和碱溶液的导电实验,来说明酸和碱为什么会具有一些共同的性质,并且能从解离的角度简单了解酸、碱的定义。

学情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经常接触到酸雨、醋酸、柠檬酸、乳酸、酸奶等名词,也知道许多物质有酸味,如食醋、果酸饮料、水果等;还知道肥皂水、洗衣液等有滑腻感,有涩味,但不知道这些分别是酸和碱,更不知道如何区分它们。这既是本课题知识的线索,也是学生认知发展的起点。本节课基于学生的好奇心理,采用课上课下相结合的方式,通过与学生紧密相连的生活知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教师的有意引导下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主动参与课堂,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与实验探究的教学策略。通过设置实验任务,创设情景,鼓励学生积极动脑、动手参与合作,给每位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展示空间。力求让学生在和谐、愉快的氛围中进行研究学习,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整体思路为:小品引入→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学生探究实验→讨论归纳→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本方法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自主学习的原则。

 

 

 

 

 

教学流程图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时长

表演引入

一、表演引入

观看学生自导自演小品《吃土》,开始本节课的内容:循着科学家的脚步开始探索之旅。

用幽默有趣的方式介绍英国化学家发现酸碱指示剂的过程,引起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2min

 

 

 

 

推进新课

环节一:情境再现

【实验】准备紫甘蓝和两瓶神奇的水,请两名同学分别用神奇的水洗紫甘蓝,并请他们分享自己的发现

【讲述】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引起他们的探究欲望

紫甘蓝是日常生活中的蔬菜,但有的学生并不认识,本节课用紫甘蓝代替故事中的紫罗兰,一方面材料更易得,另一方面让学生更直观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用神奇的水洗紫甘蓝的过程中会变色,这时已经引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但并不急于解答,而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寻找答案,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min

环节二:探究紫甘蓝变色的情况

实验步骤:分别取适量盐酸、白醋、氢氧化钠溶液、石灰水于井穴板中,再分别加入几滴紫甘蓝汁,观察并记录。

 

实验完毕,学生进行展示并分享总结规律,揭秘神奇的水的实质,引出酸碱指示剂的定义

学生分组实验,实验后进行分享,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实验过程中老师拍照记录并上传,更能直观地呈现出不同组的差异性,引发学生的进一步思考,并为后面引出石蕊酚酞做铺垫。

7min

 

 

 

环节三:探究自制酸碱指示剂

【讲述】同学们有没有找到生活中可以变色的植物呢?

【学生】牵牛花、月季、银杏、枫叶、多肉……

【讲述】像牵牛花、月季等变色的原因之一是细胞内酸碱性变化引起的,而像银杏、枫叶等变色现象是受温度、光照强度、时间长短等影响引起的。我们课下自制的汁液是否可以具有这种神奇的作用呢?

【分组实验】学生分组讨论确定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实验结束后进行分享。

【学以致用】漂亮的茶花最近“萎靡不振”,查阅资料得知,可能是土壤酸碱性不合适引起,请帮我检测土壤的酸碱性

小组讨论并交流

布置课前任务,让学生寻找可以变色的植物。没有让学生去查阅资料,是希望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善于思考的习惯,也希望他们进一步明白化学来源于生活的道理。

学生课下根据要求已经分组提取植物汁液。为了便于对比,课前统一放在烧杯中。小组通过讨论确定实验方案,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并培养合作精神。

实验结束后的分享,通过描述变色情况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将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学生将指示剂直接倒入花盆,或者取土样直接放入指示剂等等,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找到正确的实验方法。

15min

环节四:探究紫色石蕊、无色酚酞的变色规律

通过前面的铺垫发现,自制指示剂在使用时有各种问题:不易保存、不稳定等等,引出常用两种指示剂。

【分组实验】学生分组讨论,确定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实验结束后进行分享。

【我能行】学生选择一种指示剂检验雪碧、苏打水的酸碱性

通过动手实验得出指示剂遇酸碱的变色规律。培养动手实验能力、小组合作能力、归纳总结能力。通过质疑,培养学生质疑精神。

课堂知识应用涉及到生活常识,目的是巩固本节课的重点知识。本环节设计学生喜欢的实验环节,将学生的积极性再次调动进入另一个高潮。根据检测结果,引导学生养成健康饮食习惯。

12min

课堂小结

【讲述】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指示剂可以用来区分酸碱,在我们今后的学习中还会遇到其他区分酸碱的物质,今天的探索之旅即将结束,请分享这节课的收获

【寄语】这张图片漂亮吗?

本节课结束,我们的探索之旅不会停,希望大家在以后都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一颗勇于探索的心。

分享井穴板集中的照片,使学生意识到化学能让世界更美丽,激发学生对化学永远保持兴趣。

2min

板书

设计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 

酸碱指示剂              

教学

反思

1.表达能力的提升:通过学生实验后的分享,培养学生提炼信息和对信息进行分析、整合的能力。

2.操作能力的提升:教材设计自制酸碱指示剂实验目的是增加学生动手实验的机会,本实验教学留给学生动手的机会并引导学生课下利用家庭易获得的材料进行实验,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为后续教学内容做好课堂准备。

3.思维方式的提升:通过延续波义耳的探究过程,掌握实验探究的方法,提出问题,作出猜想,设计实验方案,实验探究,得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