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携手,共促成长

作者:编辑部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23-02-09 14:42:52 点击数:251

初中21级英语组  李庆敏

引入:家校沟通成功案例(2015级)

1.李老师,韩**中考成绩433分,比一模二模考得好很多,谢谢您一直关心他,没有放弃他,坚持到了最后,谢谢您!

回复:我们相互的坚持,成就了孩子的坚持,韩**,好样的!

2.三年一晃就过去了。真的,作为孩子的母亲,在时间上,在孩子的学习上付出的,远远比不上班主任您以及各科老师对孩子们的付出。虽然孩子的成绩比起优秀的孩子来说还有很大的差距,但对于他自己来说,是进步的。这都是你们对他的帮助和付出的结果。我想和孩子一起,当面向各科老师说一声谢谢,可以吗?感谢四十四中学,感谢各科老师!(中考成绩558分)

回复:孩子最后考得不错,这是他自己和各科老师努力的结果,谢谢您对我工作的认可。我爱我的工作,我爱我的孩子们,不用见面表示感谢啦,希望您继续支持孩子高中老师的工作,他将走得更远。

当然,在日常工作中,也有家校沟通的失败教训。有一次有个学生没有穿秋季校服外套,我担心她在操场参加学校活动冻感冒,让她回家去拿,结果她和家长擦肩错过。家长和我核实孩子情况,我在操场没带手机,家长急得报了警,影响了学校声誉,给自己也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让自己的工作很被动。

回首这些年的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经历,我最深的感触就是,作为老师,如果工作能够得到家长的支持,那老师的工作将事半功倍。如果班级是一艘船,那班主任就是掌舵的舵手,家长就是助力的风帆。只有齐心协力,才能扬帆起航。我越来越深地认识到:

一、家校配合的必要性

作为班主任,很多时候需要和家长沟通。例如,学生的作业完不成导致成绩下降,班级活动不愿意参加等情况,如果家长和老师之间沟通得好,可以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班级活动也可以开展得更好;沟通不好,没有了家长的理解支持,班级工作会进行得不顺利。苏霍姆林斯基说:“失去了家校之间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老师再敬业,每天也不可能24小时管理学生,也不可能周六日和假期依然看着学生。离开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教师将很难作为。所以,良好的家校合作关系很重要。

二、要坚信世界上没有比孩子父母更关心孩子的了

老师再喜欢一个孩子,对于我们来说他都是班集体的其中之一,但对于他的父母和家庭来说,他就是百分之百。有的家长可能由于工作或文化程度等原因,不能很好地管理自己的孩子。但从本质上来说,没有一个父母是不希望自己孩子进步的。如果老师殚精竭虑、劳心费神,却没有得到家长的认可,那首先就是教育的失败,将班级工作做好也只是自己的一厢情愿罢了。回顾自己的班级管理情况,同样的老师,但学生的表现却差异很大。一方面是学生习惯和老师教法的问题,另一方面还有家庭教育中学生人格培养缺失的问题。老师或许能改变学生的一些外在的东西,但孩子无法逃脱原生家庭带给他的骨子里的影响。优秀生一定是家庭教育成功的孩子,是家校配合最好的结晶。但如何做好家校沟通工作的确是个难题。一个班级50多个学生,100多个家长,正所谓众口难调,无论班主任怎么努力,总会有家长不满意,这势必影响到班级工作的正常开展和家校关系的和谐。因此,这就要求我们班主任一定去探索切实有效的教育策略,提高处理问题水平的层次和境界。结合自己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我将家校沟通方面的经验教训与大家分享,共同探讨。

1.尊重家长是第一原则,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也是我们的职业要求。教师与家长是合作关系,双方是平等的。一般来说,教师是按原则办事,家长是凭感情办事。教师面对的是全体学生,家长关心的是他自己的孩子。由于站位不同,身份不同,看事情的角度就不同。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换位思考,不要得理不饶人,把学生的过错记在家长头上。我们是爱学生的,但有时候恨铁不成钢,说的话很伤家长的自尊心。本来咱们尽心尽力地在帮他管孩子,只希望家长能配合我们工作,但结果事与愿违,不欢而散。

2.家校沟通注意方法,分层提出要求。作为一名班主任,面对不同类型的家长,不仅要“听其言”,更要“观其行”,学会“到什么山头唱什么歌”,这不是世故,而是工作需要。不能把学生学习和品德上的问题统统归结为家长管教不严,要求家长对学生的问题负全部责任。态度和能力是两回事。所以我们首先要了解学生家庭状况,一个学生在什么样的家庭中长大,就会有什么样的性格。因此,了解学生家庭状况、父母职业、文化程度,有助于我们与家长沟通时对症下药,采取的措施会更有针对性。例如,我们组织的亲子共读活动,我会根据家长文化程度和工作特点以及对孩子教育重视程度的不同,大概将家长分为三层并提出不同的要求。第一层:家长文化程度较高者,要求与学生亲子共读并写出读后感;第二层:由家长督促孩子读书,学生写出详细的读后感,家长做简单点评;第三层,家长督促孩子读书即可,学生能写出读后感的尽量写读后感,实在无话可说的摘抄几句自己感悟较深的句子,家长签字就可以了。这样分层以后,班主任就会实事求是地评价家长的配合程度,就不会出现“当面说的好好的,过后啥也不做”的情况。家长好多时候的不配合不是态度问题,而是能力问题。如果老师的要求超过家长的能力,家长很难去完成,班主任收获的也只能是失望。

3.充分发挥“第一印象”的光环效应。接手新的班级时,在学校班主任培训的基础上,我会在暑假就开始进行三年整体规划,大致理清自己对班级三年的整体要求。开学第一天就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以取得家长的信赖,占尽先机。家长可能在第一天看不到其他科任教师,不了解学校好坏,但可以通过孩子回家后对班级和班主任的描述,确立对学校和班主任的第一印象。以1817班为例,在8月26日开学第一天与学生见面时,我就发放了第一期班刊《最是书香能致远》,将自己的带班特色和思路通过孩子传达给家长,第一时间获得了家长的支持和认可。

下面是节选的部分内容。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

作为一名母亲,我和你们一样,苦苦思索怎样让自己的孩子优秀再优秀;作为一名教师,我努力提高自己专业技能,力争使自己的课有趣又有料;作为班主任,我希望自己能从专业教育者的角度去全方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和学习方法,塑造学生高尚的人格;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我希望自己能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学生三年的初中生活,教会他们正确看待问题的方式,点亮他们的生活,为他们一生的幸福奠基。(目的:共情。自己也是家长,希望以此获得家长们的理解)

当然,没有目的、没有思考、没有指导的阅读对于孩子思考力的提升效果也是微乎其微的,我们的阅读将会有三部分组成。

阅读会让一个孩子的“智力背景”更为丰富,从而使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学习接收新知识的能力增强。(目的:教师与家长的异同,教师具有教会学生学习的能力)

4.数据比语言更有说服力。在家长对学校工作和班级工作提出质疑时,用数据说话,解除家长的焦虑,引导家长和学生都要学会正确归因。将原因归结为可以控制的因素,多从自身找原因。注重解决问题,不宣泄情绪。

5.充分发挥班级微信群的作用。及时反馈,树立优秀家长榜样。微信群以其简洁、高效的方式,为家校沟通提供了及时反馈的通道。班主任往往是微信群的群主,怎样充分利用这个平台,避免无谓的冲突,是我们应该注意的问题。

1)约法三章,才能物尽其用

班主任在新媒体交流平台上发言时,要注重自身素养形象,注意站位,尊重学生,尊重家长,换位思考,共同制定公约。

2)树立正向的榜样

例如,初一入学的第一天是打扫班级卫生。我一般是根据学生情况简介,挑出几个孩子,发短信让他们到校。根据到校情况,大概就知道家长的情况。然后在班级微信群建立以后,将此情况反馈到群里,号召大家向他们学习。这样在入学之初,班级家长之间的氛围就是比一比谁的素质高,谁最配合老师工作。

3)用照片或视频做反馈,比文字更有力量

初二升初三暑假的体育训练,我们将全班分成了八组,由家长组织训练。我把他们反馈的照片在班级群里反馈,大家互相激励,成绩提升很快。上学期期末考试,我班的体育成绩是倒数第四。经过假期的训练,开学考试成绩变成了正数第四,家长们也特别有成就感。

6.在重要节点给全班写信。例如,在学期的开始或放假时,班主任会布置工作,给出建议。我们在每年放假时都会给家长写信。初一第一学期主要是感谢家长;初二第二学期期末是强调暑假坚持学习和训练对于初三的重要性;重要节日引导学生感恩父母,在父亲节、母亲节时,我都会引导学生以各种方式对父母表示感谢,孩子回家懂得感恩父母,父母认为这是老师教导的结果,自然会支持班级的工作;每次的班级活动结束后及时总结,以书面形式点评学生表现反馈给家长;学生有重大违纪时,给家长写信表明班级态度,讲清规则、道理,提出纠改要求。

7.充分利用家访这一便捷的手段加强家校之间的有效沟通。无论什么时候,面对面的交流所带来的温度和质感,都是其他交流方式无可比拟的。班主任走进学生的成长环境,才可以更有针对性地教育和指导学生成长。

8.利用好家长的优势资源,为孩子成长助力。我们要让家长看到,他们为班级做的每一件事,都会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得到回馈。例如,韩同学的家长连续两年为班级排练节目。他的孩子本来个子小,成绩不突出,在班里不是特别有威信。通过借助妈妈的排练,他担任小组长教大家,因此增加了自信,多了朋友。

9.以新颖有趣的形式启发家长和孩子对发生的问题学会正确归因,引导学生学会正确搭建老师和家长沟通的桥梁。在家长会上,我设计了用情景剧的形式,真实再现了同样因为没有完成作业被留校后家长的不同反应,在笑声中引导家长思考。

10.学生出现严重问题、需要请家长到校解决时,更需要三思而后行。在家长到校之前,自己首先要想清楚:

1)你是否了解发生问题的原因?是否弄清了事情的真相?有没有自己的处理思路?叫家长来想达到什么样的目的?要不然,家长一来,老师首先发泄的是情绪,这样的沟通没有效果,有时候反而会激化矛盾,而且容易被家长牵着鼻子走,忘了自己的初衷。同时还要考虑到班主任对问题的发生有没有责任?有时明明是自己的教育出了问题,却要找家长沟通,这样的沟通自然不会有效果。

2)你是否有解决问题的方法?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你提出了几个建议供家长参考?这些建议是否可行?一般来说,家长都愿意听老师实实在在的指导和建议,而不是理论上的大空话。

例如,进入初三后,针对我班尖子生不稳定、不突出、学生容易满足的状况,我组织召开了前十名的家长会,学生和家长一起参加。会上我列出了优等生的八个特点,请家长和学生对照,自己欠缺哪点?怎样弥补?对照后列出计划,严格执行。根据最后的中考成绩,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

11.正确处理和家长的关系,始终牢记,家长和老师是合作关系,不是同事、朋友和亲人,要保持适当距离,要不然就会“近则不逊,远则怨”。我们可以指导或建议家长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但不干涉和代替家长的家庭教育。老师也不要随意占用家长的时间,自己应该管好的事应在校处理好。预约家长要提前一天告诉家长,方便家长安排自己的工作和时间。还有,班主任认为有哪些是原则性的要求,在第一次家长会就要说明。

12.家长与班主任之间要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我们要想办法让家长明白:家长要在家庭教育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良好的品格,培养孩子独立的人格。孩子品行的根扎稳了,遇到阳光,自然就能向上生长。老师要在学校教育中,全力传授科学知识,培养孩子科学的思维方式,在孩子扎稳根的基础上,给足他阳光和雨露,给予他向上生长的外部条件。家长帮孩子扎根,老师提供雨露阳光。这两个角色不能替换,更无法取代。不然,就会出现老师责怪家长不配合教育,面对一些扰乱教学节奏的学生,轻不得重不得,不知如何处理。另一方面,家长也会怪老师推卸责任,明明是自己的教学工作,非要家长每天配合,让他们苦不堪言。家长和老师只有彼此互相适应、不断调整,才会成就教育最好的状态,达到最佳的效果。

总之,学校教育不是教育的全部,家长是战友还是对手,取决于班主任的工作是否有效。只有家校携手,才能为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教育生态,才能致力于构建一个目标一致、内容衔接、功能互补、配合密切的和谐教育场,为孩子撑起一个草长莺飞、花红柳绿的人间四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