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教师成长与师德修养》有感
初一数学组 袁静华
《教师成长与师德修养》一书以教师职业性与生命性的统一作为师德修养的出发点,以增进教师对职业的理解为基本路径,以促进教师职业人生的完善为基本目标,以敬业、悟业、乐业为基本线索,抓住当前教师职业道德中的主要问题,最终落实在教师职业人生的幸福与卓越。师德乃是教师人生的根本标示,师德修养贯穿教师专业发展全过程,是引领教师职业行为的内在灵魂,是教师职业人生幸福的心灵根基。优良、合宜的教师职业道德将教育生活引向和谐、美好,成为教育生活乃至整个社会道德生活重要的风向标。
师德修养与教师专业成长的自我学习,让我深刻体会到如何让自己树立现代化的教育观念,如何更好地得到专业化的发展是很重要的,而师德修养更是作为教师不可缺少的一门学习功课,加强师德修养,优化自我心理,帮助我们以一个正确的好的心态来对待学生,对待工作。
读了这本书,我再一次深深地体会到,教师只有多读书,勤实践,才能真正适应我们的教育,才能教育好祖国的下一代。“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育人的旅程艰巨且漫长。作为一名老师,在育人的过程中感悟教育的意义,担负育人的使命。学校教育不仅仅是学习,教育的真正意义是对生命的塑造和培养积极向上健全人格的学生。在育人过程中教师的师德品质显得尤为重要。在担负使命的过程中提高师德品质和师德规范是非常必要的。
教师作为一名教书育人的工作者,应该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良好品行,对学生负责。当学生做错事情的时候,可以与学生进行沟通,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不一定要批评学生。但不能对错误的事情不做出处理。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犯错误,作为老师,就要规范学生的行为,为学生的成长负责。教师和家长的共同目标就是教育好孩子。在与家长沟通过程中要注意以坦诚的心态,面对家长,尊重家长,信任家长,并采用灵活的方式,共同帮助学生成长,家长才会信任老师。在处理学生问题时,尊重家长是前提,但要注意的是绝不能迁就和一味退让,不能担心“得罪”家长。
老师往往特别喜爱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对学习成绩不好或调皮捣乱的学生则严厉批评和教训,甚至有时打骂学生。教师教书育人,要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做到因材施教。老师喜欢成绩好的学生是很正常的,但教师要教书育人,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行,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不能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对于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可以帮助他们不断学习,有些学生可能学习方面的能力不强,但是学生的品质没有问题。教师不能只看分数,教师也要承认学生是有差别的。学生们不是每个人都能成绩好,但是他们一定要有一个良好的品行。教师要做到平等地对待每一个有差异的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公正对待学生。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这都是教师必须持有的师德修养,作为教师,我们可以站在学生们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要让学生们体会到我们是在平等地对待他们每一个学生。面对不同的学生,我们要给予不同的爱。美国教育学家埃莫森说:“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与尊重。”
作为一名教师,师德品质对我们来说很重要,因为良好的品德情操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有着强有力的影响。教师要务实,就是要把师德规范内化为自身信念,再把这信念外化为行为品质去践行。师德是对学生最伟大的爱,也是老师最伟大的人格。我们要用爱照亮学生内心的阴暗、颓废角落。作为一名教师,当看到学生们一张张纯真质朴的脸庞和一双双信任渴求的眼神,我们内心会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要用自身过硬的品质和修养去构建一个真诚、友爱、积极向上的班集体,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做真诚善良的人。在国家不断快速发展的现在,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中小学德育工作状况和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所以每一位教师都需要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质,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一名优秀的教师不在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是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教师以优良的习惯践行师德,以自身的优良习惯潜移默化影响学生。面对班上的五六十个孩子,他们的生活、学习的背景是不一样的,发展的速度也是不同的。所以我们要做到因人而异。只有在这样的教育理念下,我们作为教师才能去发现每个人的潜能,在教学过程中去赞美每个学生的闪光点,我们才能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提供机会,学生也会从中体会到关爱,也会更加努力去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