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与心理能量
期待与心理能量
张元元
(张元元简介: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心理沙盘游戏治疗师,心理绘画分析师,生涯规划指导师,高考志愿填报师)
无论外界还是自我,都对人生和学业有着这样或那样的憧憬和期待。合理的期待与努力是我们达成目标获得成就的指路明灯。但不合时宜的高期待,不仅消耗心理能量,也会导致性格“内在批评家”的自我攻击式的评判,最后的结果会导致心理上无力、无为去达成曾经期待的目标,行为上出现退行或适应障碍。
那么如何去规划或管理期待?把期待变为目标或动力能量呢?心理学家詹姆斯总结了关于自尊的公式:自尊 =,这里的抱负就相当于期待。现代心理学者还总结出:幸福体验 =。在现实可能固定的情况下,期待越小,幸福体验越高;期待越大,幸福体验越低。幸福感、自尊都是心理充能的重要元素,当然,并不是为了追求所谓的幸福自尊,我们开始躺平划水度过一生,因为这世间若一点期待都没有,在社会化进程中是无法拥有自尊及幸福感的。
有家长来找我咨询,谈到在读高中的孩子出现的一系列学习困扰。当我去跟孩子沟通的时候发现,孩子的厌学情绪很多来自于家长或老师的高期待。80分的时候想要90分,90分的时候想要100分。为了孩子以后有更好的出路,好像无止境的期待就是学习的动力和源泉。那么什么是不合理期待呢?我看到很多家长只要孩子有一次成绩落后,就开始诚惶诚恐、惴惴不安,甚至开始焦虑以后怎么办?万一中考成绩像这样怎么办?万一影响孩子心态怎么办?万一以后没有好的大学或工作怎么办?这是典型的家长或老师把自我期待的焦虑转嫁、聚焦给了个体,于是对孩子旁敲侧击和谆谆教诲就开始了。孩子们本来可能并没有因为一两次的成绩不佳而形成强烈的挫败感,但关系间的感知是相互而神奇的,于是孩子们的焦虑也开始产生,自我否定、对学习的厌恶也会随之而来。科学家研究,人的过度焦虑会极大的消耗内心能量,导致无法全心全意去做现有的事情。因为过度担心,甚至无法平和地处理平时信手拈来的小事。所以家长、老师和同学们都应该知道,但凡消耗自我心理能量的期待,有可能是不合理的,是有待改进的。
什么是有能量的合理期待呢?比如,某个同学的成绩是年级前50名,这里的合理期待并不是我要坚决保持50名以内,或把标准线降到80或100名,合理期待是在这个同学基本稳定保持前50名的时候,如果某次意外成绩滑落,我们家长或老师能不能接受这个期待落空。只有内在和外在行为都可以接纳和允许期待标准线的失守,才能从担心和危机的焦虑中客观冷静的去找解决方法,然后用方法论的方式去恢复常规的实力水平线。如此,孩子才会感受到关系间的信任和能量的托举,换言之就是“接得住”。这样一来,内心的能量消耗必定会减少,我们的期待反而可能得到实现。只有心理能量得到维护,孩子才能把更多精力用到学习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