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赋能成长,实践活动启智润心 ——石家庄市第四十四中学科技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的开发

作者:编辑部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23-12-05 15:41:25 点击数:265

石家庄市第四十四中学党委书记  夏强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这是我国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战略布局,以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为切入点,推进新时代育人方式的变革,彰显了党和国家对基础教育的新期待。

科技创新着眼于长远发展,科学素养要从基础教育抓起。石家庄市第四十四中学制定了“以科技综合实践活动为突破口,启智润心,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科学素养”的学校发展战略,建校十六年来,从最简单的科技小制作开始,到人人参与的“科技节”,四十四中学通过一系列科技创新教育实践,开发出涵盖机器人、3D打印、STEAM创客、“三模一电”等多领域的科技社团,打造特色校本课程,拥有活动面积达5000平米专门的行知综合实践楼,在开拓学生视野、发展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方面,发挥出巨大的推动作用。

叩问时代,驱动未来——科技实践活动的更新迭代

在石家庄市第四十四中学的科技综合实践活动基地——行知实践楼,到处活跃着学生的身影,从创客“实验室”到大国工匠“梦工坊”,这里有兴趣小组、科创平台、科技社团,处处能够感受到“教育+科技创新”的气息,让学生的创造力得到无限发挥。

建校之初,四十四中学还是一所位于城乡结合部的新建校、合并校,发展基础较为薄弱,首先从科普宣传和科技活动开始,逐渐发展成为传统活动——文化科技节,至今已连续开展十六届,项目包括小发明小制作、百科讲坛、科普电影、创意积木等,角度不同,形式各异,班级公开“竞标”主办,学生人人参与,简单的活动,让科技的种子逐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大大激发了学生学科学、用科学、勇于探索的热情。

随着学校的快速发展,在文化科技节的基础上,学校以“城市少年宫”作为载体,专门为学生科技综合实践活动打造一栋综合活动实践楼,作为社团活动基地,面向全校学生,组建了机器人、航模、天文等包含科技社团在内的40个社团。魔幻机器人体验人工智能、3D打印让想象成为现实、模型车极速操控体验、青少年电子技师社团培育工匠精神、通用技术社团打造创客空间、建模社团体验架构的精巧。学生根据自身爱好有选择地参与活动。

每周三、五的课后服务时间,学校中心广场、正心湖边总会聚集一大波“科技迷”,他们操纵着手中的遥控,好戏便逐一上演——赛车在弯道上演漂移,船模在水中破浪扬帆,无人机在空中飞舞盘旋。而这仅仅是石家庄市第四十四中学科技教育的一个缩影。

我们对科技兴校有着坚定的追求,希望通过科技创新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为学生提供了展示兴趣发展的实践平台,挖掘学生潜质,增强实践能力,指导他们用科学的观点、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思维、科学的精神积极主动地观察世界,进一步帮助学生寻找一个适合自己未来的职业选择,为他们未来当好建设者和大国工匠,成为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智慧教育,创新赋能——科技实践活动的强力支撑

建校至今,学校从仅有一栋教学楼,到逐步拥有了一流现代化的智慧课堂、录播教室、报告厅、实践活动楼,占地面积140亩,已投入使用的校舍其建筑面积近8万平方米。科技综合实践活动,从开始的叠纸飞机到后来的创客、机器人、人工智能,从早期的班级活动到走进科技馆、高校,走出国门。经验告诉我们,发展科技教育符合当前“以学习科学为底层理论,以创新人才培养、教育均衡化、终身学习生态为主要需求”的趋势。

随着智慧校园建设的整校推进,科技与教育深度融合,在智能技术的支持下,四十四中学智慧化的学校教育也上升到新的高度,催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变革。

我们在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基础上进行了智慧化改革,进行人工智能“项目式”实践活动,安排专门的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编程、设计、组装等学习,并将文化科技节、科创社团活动经验进行提炼总结,推进科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化”,逐渐形成和发展成为学校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特色校本课程——《创创科技园》,设置“大国工匠”“梦想三模”“创意智能”三个课程板块,注重知行合一。校本课程的形成,意在将学校的科技创新教育推进到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机器人社团活动室,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整套自动巡线机器人和车库自动升降杆系统;在通用技术社团,学生自己动手用电容电阻导线制作了LED流水灯、金属探测仪;在“大国工匠”园区,学生穿上车床技工工作服,戴上专业的劳动帽,从学会使用改锥、电烙铁等基本工具入手,掌握激光雕刻机、木工雕刻机、钥匙机及微型车床、铣床等通用技术工具的使用,全员参与;在创客活动中,学生通过原创科技作品实现了改善生活的创意。科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养成勤于动手、善于思考的好习惯,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制度层面,建立了学校、年级、专业教师三级联动、专项负责的管理机制,有明确的教育目标、教学计划和管理章程。同时,加强科技师资培训,为教师提供外出参观、学习、竞赛的机会,在交流中“见世面,长见识”。出台相关激励措施,在评优评先中适当对社团指导教师倾斜,以此增强教师的学习主动性,实现了管理精细化、活动常态化、项目品牌化、课程体系化,将科技创新教育的内容融入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

五育融合,启智润心——科技综合实践活动的价值路径

四十四中学立足“不苛求人人成才,但必须个个成人”育人理念,“立德树人,启智润心”的价值体认始终浸润在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中,五育并举,致力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基础上的个性化追求,强化学生对科技进步与国家民族发展要义的理解,培养出成为有理想、有担当、有本领的时代新人。

四十四中学优秀毕业生杜锦涛,曾是学校机器人社团的一员,现已被清华大学录取。2021年,四十四中学承办河北省青少年机器人大赛,杜锦涛以竞赛志愿者的身份回到母校。他表示,学校的科技社团既是科学技艺的操作台,也是五育并举的演练场。这个广阔的平台,我们结合自身对科技的兴趣爱好,通过一系列体验式学习,大大提升了综合素养,也助力自己走进了心仪的大学。

学校注重科技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路径与资源的开发,发挥家庭、社会协同育人作用。开展科技专家进校园活动,邀请知名专家和优秀科技工作者来学校进行科普辅导、讲座。2023年5月6日,学校承办了河北省“大国工匠进校园”中小学示范活动,这是在教育部关工委、全国总工会宣教部的指导下,河北省首次在中小学举行的“大国工匠进校园”示范活动,点亮了学子的“科技匠心梦”。

每逢周末假期,学生走出校门,到科技馆、地球科学博物馆等科技场馆参观,暑期开展“科技之光”夏令营活动,学习先进的技术经验,感受最新的科技成果。学校与农研所共建实践基地,学生实地走进农田,进行农业科技实验探究,提升科学探究技能。“田间小院士”成为定期开展的科技研学品牌。

科技综合实践活动也让学校在信息化、数字化的发展浪潮中取得先机,先后多次承办市级、省级机器人大赛、创新创客大赛,屡摘金牌。2018-2019年连续两年承办教育部全国中小学骨干校长、优秀教师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专项培训会,被教育部评为“全国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优秀学校”。

2019年4月,中国科协主办的“青少年科学工作室研讨会”在44中举行了观摩活动。学校被中国科协评为“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动特色单位”,被全国少工委、中国少年科学院确定为“中国少年科学院科普教育示范基地”。

青少年是民族希望延续的火种,创新是时代发展不变的主题。科技综合实践活动的核心是对“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回归,是培养多样化的人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需求。学校将继续深入实践探索,全面推进科技综合实践活动开展,让每个普通的孩子享有更高质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