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与理想
教师与理想
2107班 单奥宇
我似乎对待老师一直是一种虚伪的了解,我的角色也一直仅仅扮演着那个“亲其师,信其道”的家伙。而在不久前,我收到了语文老师的一条消息:她人到中年,终于实现了大学时要在报社做文字工作的理想。我得知这消息后,心里由衷为她高兴,也有了一种深触灵魂的思考。
人们总是把老师比作园丁,只会在意他们的付出与成果,孩子们也只会感觉到他们的严格,但是老师们的形象真的只是这种千篇一律的词语可以简简单单概括的?
也许是时候,该想想岁月间逝去的过往了。在过去的学习生涯中,老师是接力的跑者,送我们离开,去往更大的世界;亦或迎接我们,教我们更多的本领。正是因为他们如此的执着,奉献是始终伴于他们的标签,“蜡炬成灰泪始干”、“桃李满天下”是他们的颂词,为国育才是他们的“理想”,但这何尝不是一种沉重的王冠。新时代,人们总是会对老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日常的一些同学的对话中,我认识到老师绝不是什么高不可攀的存在,更像是一种相互选择。他们也许会乐于见证一个又一个孩子的成长,而且胜过承担那些我所谓的沉重,但如果无法得到孩子的一些哪怕基本的理解,又是多么的让人意难平。
这让我想起了张老师,她是我初一初二时的班主任,是一个大不了我们多少岁的老师,在同她的校园生活中,我是真正感到了那种亦师亦友的感觉,我自诩了解她,也善于和她沟通,但在记忆中她对我的每一次训话中,却只剩下了那紧锁的眉头。
我想不起对话的语言细节,没有理解她的一片衷心,甚至我没有了解过她的理想,这又如何谈的上是亦师亦友呢?我突然发现,在教和学的关系中,对于老师总是那么不公。
有这样一句话,千古流传“吾爱吾师,但更爱真理”,这意味着老师从来不是什么站在道德制高点上的职业,他们是我们业缘关系上的恩人,是对等的。土话讲“剃头挑子一头热”,我们对于老师真正的理解才该是回报他们的唯一方法,而不应让老师们的付出付之一炬。
回到题目,教师与理想的关系可以是相向的,也可能是相悖的。人们对于老师理想的理解都停留在相向之上,但无数事实表明,有的人是真的可以放弃更好的前途去委身于教育的。电影《藏草青青》里讲述了北京大学生韩松响应国家号召,把一生献给了藏区的孩子们。无疑,他们表面的愿意都是沉重且只有他们自己承受的重担。如果把老师和学生的付出放在天平两边,无论理想是否与教育冲突,但理想始终是最沉重的砝码,相对而言,我们就算深刻的理解了他们,也不过是一片鸿毛罢了。
奉献固然可以概括老师们的付出,但我认为抉择才是真正我心里的那个词。在人生长路的抉择面前,他们选择了我们。我们无法拿出与其等量的代价,但至少请让我一直歌颂下去,让我用理解的力量,为他们争取薄面,为他们的抉择赋予本就该有的意义。
只有深刻理解过后,才知道教师与理想中承载的一切,谨以此文送给所有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