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核心素养为引精研教学 以问题解决为要精准备考

作者:编辑部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24-12-19 14:18:45 点击数:3

以核心素养为引精研教学    以问题解决为要精准备考

初中部     级数学组  袁静华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感谢学校的信任让我连续在初三年级任教,向不同的团队学习如何将初三备考工作做好,我觉得受益匪浅,学到了很多方法、掌握了很多技巧。下面我就把我们年级过去十二个月以来备战中考的点滴心得同大家分享,如有不当之处,敬请各位批评指正。

自古以来,人们若想办成一件事情,必定符合或者具备三个条件,那就是:天时、地利与人和。

一、天时,是成功之路的机遇。

中考会出什么样的题是我们不可控的,不单单试卷简单才能称之为“天时”,如果我们在日常学习、平时练习中抓住出题方向,也可称之为“天时”。因此我们能做的就是分析,备考前,甚至是初三开学之初就要对近几年的中考试卷做一个准确的认知和分析。那么近几年中考命题不变的主旋律就是根底知识和根本技能。注重根本数学能力、数学核心素养和学习潜能的评价,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和根本技能的理解及掌握程度;注重考查学生知识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阅卷过程中关注学生的答题过程,从而作出客观的整体评价。

现简要说明中考试卷情况。选填共有19个题,这类题目具有小巧、简明、概念性强和知识覆盖面广等特点,目的在于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有利于强化分析判断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选填题的根本思想是既要看到各类常规题的解题思想,更应看到这种题的特殊性,要依据题目的具体特点,灵活巧妙快速地得出答案。特别是选择题,题干和备选答案联合考虑,或从备选答案出发探究是否满足题干条件。可以采用直接法、排除法、逆推代入法和动手操作法等。

解答题共有7个题,难易程度比例适中。概率统计题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味道和本质,选取的试题素材更贴近于生活,然而角度会比较新颖,易入手却不易答出满分,检验学生的数学素养;函数与方程侧重考查待定系数、图像与性质及函数的临界点问题,并利用函数思想建模解决实际问题。在基础知识上拓展延伸,对学生数学思想的形成及应用进行了重点考查。图形与几何侧重三角形和圆的考查,在根本概念性质定理的基础上做综合分析,在几何图形中的应用中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会作侧重考查。分类讨论和临界点问题对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及数学分析的严谨性都是极好的展示。

在我们组戴老师、敦老师、兰花老师、文玉老师等有经验的老师带领下,经过不断的分析和讨论,我们针对这次中考的复习方向是没有问题的。

二、地利,是成功之路的条件。

把现有的地势发展成为我们有利的地势,就必须要精心耕作,关键就在于我们需要做好两轮复习的统筹安排。第一轮复习要重视基础,注意构建知识网络。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概念不清,寸步难行”。纵观近几年中考数学试卷,哪怕是今年的“十年之最”,可以看到简单题直接来自基础,中等题变相来自基础,而难题绕弯儿也来自于基础。所以考生只要抓住了中等难度基础内容就等于抓住了中考大部分的卷面分数。因此在第一轮复习时,我们关键落实“三抓”和“四会”:一抓基础概念的正确性和实质性;二抓公式定理的熟练应用;三抓基础技能正用、逆用、变用、连用和巧用。还要求学生会表述、会判定、会应用、会举一反三。同时也要重视基础数学思想方法归纳和总结。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精髓,在复习过程中,对初中阶段学生应掌握数学思想方法进行梳理总结,逐一认识他们本质特征、思想方法和应用范围。《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淡化解题技巧,重视通性通法。所以在复习中选取例题一定要揭示解题的通常规律和方法。如在复习函数时,结合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等相关问题,梳理、归纳处理函数问题所用到的数形结合、方程、类比、转化等数学思想。

第一轮复习时要精选复习题目,精练一本书,不搞题海战术。复习课时间紧,知识容量大,一定要把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精选例题、习题。复习课题目选择一定要做到经典性、层次性、适量性和组织性。经典性是选择例题所包含知识应该是所复习内容关键知识,所用数学方法应含有良好的迁移性、广泛性,起到以点带面、举一反三的作用。层次性,同一类问题应含有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较难题。适量性,同一类型题选择要控制数量,不能多多益善,关键是要引导学生从这类题目中挖掘出解题技术方法和数学思想从而提升数学能力。组织性,例题要编组,每组题要有基础题和变式题,经过各组题目复习,学生不仅强化基础知识,更能使能力逐步提升。

第二轮复习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专题训练和落实过关上。加强专题复习提升灵活利用能力。坚持周期性综合模拟检测并立即批阅、立即分析、立即反馈,让学生立即知道自己的情况,立即跟踪目标生得分和失分情况,并对错题订正亲自面查并反复落实。针对尖子生制作知识点过关统计表,对尖子生专题复习和测试出现问题知识点做好统计,以部分教导形式加强过关;对于已过关知识点不要过多反复,减轻学生备考负担,才能有效地处理关键问题。最后要加强学生应试技巧训练,巧用赋值法、排除法、关联法处理选择题,加强难题分化训练,争取每题尽可能的多得分。同时抓好学生计算能力训练。搞好学生答题规范训练,降低计算丢分和格式丢分,尽量避免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情况再度发生。通过两次中考阅卷的经历,大致了解现在的阅卷要求,对于主观题给分特别容易,有关键点哪怕只是一个得数就能给一分,但是想拿满分就不容易了,答案必须规范,必须完整。比如这次中考的第22题,三角函数的实际应用,题长明确表示如果要用勾股定理和三角函数的公式,必须写出在Rt△中,否则扣1分;第25题第一问,要明确写出△AON是等边三角形的原因,直接写∠AON等于60°,也是要扣1分的,这还是好点的情况,就扣1分,还有更可惜的情况就是过程哪哪都对,结果计算错误,就会丢掉更多的分数。通过第二轮复习,我们要帮助学生尽可能的规避这类失分情况。

三、人和,是成功之路的核心。

人心归一,上下团结是取得胜利的关键。首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要考试的人是学生自己,老师再有水平、一节课准备的再充足、知识总结得再到位、例题展示的再经典,学生不认真也是白搭。所以,课堂上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尤为关键。

对尖子生,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乐学。无论是自己班里的尖子生团体还是学校培优的尖子生团体,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都具有“比学赶超”的良好学习品质。无论是自己带的三届毕业班的尖子生,还是从组内兄弟姐妹交流各自班级的尖子生情况来看,学生们都很在意自己的每一个失分点,经过讨论、更正后力求在后续测试中避免出现同样的问题。更有甚者不仅比成绩,还比书面规范与否,还比字体清晰与否,印象比较深刻的就是霍旭芳老师班的前10名,到毕业的时候再看他们的试卷,真就是整齐划一、难以分辨。

而对学困生,提倡唤醒激励,杜绝挖苦讽刺。大家对尖子生的关注是毋庸置疑的,但那些不能考上高中但对学习数学不排斥的同学我们也需要关注,把机会和激励送给他们,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咱们自己的平均分,这类学生主动学习的状态能够帮助我们老师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关注过几个学习成绩整体不行的学生,但他们中有人对历史感兴趣,有人对化学感兴趣,这类同学会在课堂上表现得很积极,其余的同学在这样的刺激下也不甘示弱,纷纷加入到更加认真学习、积极回答老师提问的行列里,班级在这一学科上的学习氛围和学习成绩会更突出一些。当时我们班一个男同学,其他科都不行,就历史学科不错,被杨雪飞老师多次表扬,我在班会上也进行鼓励,我们班前期文科相对于理科来说是比较弱的,但在多次表扬后,不仅历史连带着道法也在不断进步,最后中考考出有史以来的最好成绩。

集体备课,集思广益,省力又省心。一个集体成功要靠每个人辛勤付出,更要靠精诚团结。所以集体备课集思广益,显得更为关键。本着“一人强不算强,一组强才是强”的精神,戴老师带领初三数学组全体老师集体研讨,课件、讲学稿必须提前备好,在每周教研活动期间全体组员一起再探讨,最后组长把关,师生共用。各位老师也会根据自己的班级情况再进行调整,进行二次备课,以便达到因材施教的目标。

任教以来基本上一直从事班主任工作,在五楼能够和同组老师在一起探讨的机会不多,前些年还真是有点单打独斗的意味。虽然送过17级和20级两届学生,但对数学教学本质的理解和教学方法的多元化远不如21级来得通透。以前大多数都是自己在办公室极其认真地在备课、在批改作业、在学科网上找题目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查漏补缺,感觉自己能做的都做了,成绩虽然稳中有升,但后来复盘的时候就感觉自己的工作量也大、学生做题量也大,就像张校长说的在错误的路上非常勤奋地在前行,虽然不是错误的路,但起码是绕远的路,比较累。今年来到5楼跟大家朝夕相处以后才意识到是信息接收面的问题,在5楼组内老师们互相帮助,不藏私、不懈怠,有资源共享,有问题共研讨。数学中最复杂的问题莫过于动点和最值,比如前几年河北省中考中的几何最值出现过饮马问题、圆中最值、旋转最值等等,虽然知识点都用的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和垂线段最短,但不同的题构造的几何模型不同。原来的我缺少对这种问题的归纳总结,组内的兄弟姐妹们一起交流,做成专题课,通过一道道题的变式和延伸,达到了触类旁通的效果,使我更加明白其中的原理,能更清楚地讲给学生们。在最后复习阶段,每天都在疯狂的做模拟题,几乎每套试卷组里面的老师都会交流一番,或者是哪个题出的很新很优秀,或者是哪个题有很多方法解答,我最为感动的是某一个老师想出了或者从课堂上得到了最简单的解法后,会第一时间分享给大家,更会不厌其烦的给每个请教她的老师讲,哪怕她前一分钟刚刚给一个老师讲完。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老师之间多交流、探讨,教学就会有改进、有突破、课堂效果就会有所提升。团队中的每个老师都有自身优势,工作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就能共同进步和提高。

我想用这么一句话作为结束语:精心是态度,精细是过程,精品是成绩,把最简单的事情做精,成功必将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