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课堂中审美感知培养的实践探究

作者:编辑部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24-09-02 13:50:27 点击数:88

戏曲课堂中审美感知培养的实践探究

初中部23级音乐组   延珂宏 

春光正好,微风不燥,新学期如约而至,我们的音乐校本课程——戏曲课又开启了。我校自2018年把河北梆子引入校园已有七年之余,从最初的摸索到现在形成的校本课程,在课堂中教师从最初探索如何教唱,到现在思考如何用戏曲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近两年的戏曲课堂中,我尝试在戏曲教学中运用轻松活泼、寓教于乐的体验式教学法,让学生真切感知中国戏曲之美,形成审美感知,提升审美情趣。

一、在欣赏体验中感知戏曲的色彩美

(一)在欣赏体验中培养学生对人物服饰的审美感知

戏曲中人物的服饰,又称之为"行头",是塑造人物角色外部形象的一种艺术手段,不仅能够体现人物角色的年龄、职业、性格等,而且彰显着色彩之美。在戏曲观赏体验中,教师应启迪、引领学生聚焦不同人物角色的不同服饰及其色彩,感知人物角色的相关信息。

在河北梆子《王宝钏》中,主角王宝钏服饰的颜色也随着剧情变化。如:王宝钏在武家坡靠剜菜度日时,身着一袭黑色衣裙,白色衣袖,银锭头面,简朴素雅;当薛平贵登上皇帝宝座,对王宝钏“金牌调来银牌宣”时,宝钏头戴凤冠,身穿红色蟒袍,雍容华贵。从人物角色的服饰色彩中,学生能够较为清晰、准确地了解不同人物角色的不同身份、不同地位等。这一切,无不展现着戏曲服饰的色彩之美及其作用。

(二)在欣赏体验中培养学生对人物脸谱的审美感知

在中国戏曲中,脸谱的颜色代表着人物角色的性格特征,彰显着一种独特的意义。通过引领学生欣赏不同人物脸谱的色彩,能够培养他们的审美感知。

在课堂中,我准备PPT,并组织学生围绕图片中人物角色脸谱的颜色,讨论这些角色的性格特征。如:从关羽红色的脸谱中,学生能够感知到他忠勇义烈、耿直血性的性格特点;从曹操的白色脸谱中,学生能够感知到他的阴险奸诈、狡猾多疑的性格特征;从包公黑色的脸谱中,学生能够感知到他公正刚直、铁面无私的人物性格;从窦尔敦蓝色的脸谱中,学生能够感知到他骁勇善战、桀骜不驯的性格特征。

五颜六色的脸谱不仅拓宽了学生了解人物角色性格特征的一条渠道,而且增添了戏曲的色彩美,增加了戏曲的观赏性。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通过观察人物角色脸谱的颜色,了解人物角色的性格特征,清晰地感知戏曲脸谱的色彩美,丰富了审美体验。

二、在表现体验中感知戏曲的词曲美

中国戏曲的词曲具有语言美、节奏美和意境美等典型特征。通过组织学生进行演唱、演奏和演戏等表现体验活动,能够让他们真切感知、真实体验词曲在语言、节奏和意境等方面的美。

(一)在演唱体验中对词曲唱词进行审美感知

这一学期戏曲的第一课,我安排的是黄梅戏《打猪草》中的唱段《对花》。这个唱段是以你唱一句,我唱一句的对唱形式猜花谜。首先,通过聆听范唱,学生准确感知歌曲轻快流畅、风趣活泼的演唱情绪,以及整体押韵、朗朗上口的语言风格。紧接着,学生在逐句学唱的过程中,感知到安庆方言“埂( gen )”“棵( kuo )”“么( mo )”等字词意味深长的韵味,感受到长串衬词“呀得儿呀儿喂呀喂呀”抑扬顿挫、风趣调皮、诙谐幽默的语言特征,以及对花时一问一答的语言所彰显的当地人民的幽默、智慧气息。

从聆听范唱到逐句学唱,再到男女对唱,学生进行了由易到难、真实有趣、循序渐进的演唱体验。通过这样的演唱体验,学生不仅掌握了演唱黄梅戏的一些基本技巧,而且感知到了黄梅戏的语言之美,包括整体押韵、朗朗上口、意味深长、轻松流畅、风趣活泼、诙谐幽默等。

(二)在演戏体验中对身体认知进行审美感知

在教《对花》这段黄梅戏时,我组织学生围绕词曲的内容,进行了创编、表演。在之前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已经较为准确、扎实地学习了《对花》的唱词。为了让学生借助于肢体语言,更为传神地表演词曲的意境美,我指导学生学习了黄梅戏的表演手势。如,女生在演戏过程中,使用兰花掌和兰花指;男生在演戏过程中,使用虎口掌和单指等。同时,教师还示范、引领学生学习了通过面部表情、身体姿态等肢体语言,强化、凸显词曲情感、意境的方法。

本节课中表演黄梅戏的教学活动寓教于乐、寓情于景、形式活泼、趣意盎然,不仅将整堂课推向了高潮,而且让学生通过表演人物角色的语言、动作、表情和神态等,较为清晰地体会到了身体表演对戏曲审美感知的意义。

三、在探究体验中感知戏曲的文化美

戏曲被誉为中华文化的“大百科全书”。在戏曲之中,通常蕴含着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地域文化和艺术文化等。因此,戏曲之美还美在对文化的展现。教师可围绕戏曲内容,设计一些探究性任务,让学生在探究体验中感知戏曲所展示的文化中的美。

(一)在探究戏曲中感知历史文化之美

戏曲与历史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戏曲的人物角色、内容主题等,往往都脱胎于一些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学生通过探究戏曲中的历史文化,不仅能够更深、更透地理解戏曲的内容主题、人物角色,而且能够感知到历史文化中的美。

如:以欣赏《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这段戏曲为例,我设计了一项探究任务,要求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深入探究这段京剧中所蕴含的历史文化。通过探究,学生发现《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这段戏曲选自京剧《霸王别姬》,是虞姬的唱段。京剧《霸王别姬》是根据西楚霸王项羽英雄末路的悲壮历史故事改编而来的。秦朝末期,楚汉相争,心高气傲、一意孤行的项羽遭遇了汉军的十面埋伏。楚军突围无果,又听到了四面传来的楚歌,心灰意冷的项羽在营帐中和虞姬饮酒作别。项羽的失败与其独断专行的性格特征是分不开的。

一段戏曲激发了学生探究历史文化的兴趣,成为了他们探究历史文化的一个切入点,让他们深入了解了戏曲中的历史故事,进一步体会、感知到了这段戏曲中悲壮、凄凉的情感。同时,学生也进一步感知到了戏曲中的历史文化之美,让学生真切体会到虚怀若谷、集思广益、联系群众的重要性。

(二)在探究戏曲中感知姊妹艺术之美

戏曲中的舞台、服装、音乐、舞蹈等,都是艺术文化的载体。为了让学生更为真切地感知戏曲的艺术文化之美,教师可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探究任务,让学生有的放矢地探究、感知戏曲中丰富、多元、有趣的姊妹艺术文化。

如:学习河北梆子《金牌调来银牌宣》一课时,我设计了一项探究任务——“寻找河北梆子舞台之美”。学生们从河北梆子的舞台中感知造型之美,从戏曲的伴奏音乐中感知音乐的慷慨激昂,从板胡、梆子的伴奏音乐中感知民族乐器的灵动畅快,从戏曲的舞蹈中感知民族舞蹈的夸张感、细节感和节奏感等美学特征,从戏曲人物角色的服饰中感知古代绘画艺术、刺绣艺术之美。

作为教师,在戏曲课堂通过各种不同的策略,来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力,丰富审美体验,提升审美情趣。如此,音乐课程就能够真正实现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的美好愿景,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也会在戏曲“美”的熏陶下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