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怀梦想,奔向远方 享受研究之妙、思考之乐、教学之美

作者:编辑部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24-09-02 08:42:08 点击数:105

心怀梦想,奔向远方

享受研究之妙、思考之乐、教学之美

初中部23级英语组  张红芬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初一年级的班主任兼英语老师张红芬。今天,能在这里跟大家交流和分享我的一些学习、教研心得,非常高兴,也倍感荣幸。

感谢学校领导让我从2016年开始就跟着市教科所的英语教研员王淑霞老师学习做题、磨题、出题。2019年很荣幸我正式成为石家庄市英语教研员工作坊的第二批学员。时光飞逝,转眼七年过去了。虽然工作、学习、实践让人紧张繁忙,但更多的是收获。现在我从理论学习、教学教研实践两个方面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成长经历。

工作坊成立伊始,王老师就给我们邀请专家教授做讲座,让我曾经觉得那么高大上的理论不再遥不可及;之后又给我们推荐专业书籍,通过和工作坊同事们的学习、交流、分享,我对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与思考。我们先后学习了王蔷教授的《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英语学科能力研究》,谢萍教授主编的《新世纪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教程》以及《写作评价》,全英文版的《怎样教英语》《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等等。这些英语教学专业书籍太高深难懂了,要搁以前,我对这些书绝对是敬而远之的,但是王老师带着我们一点儿一点儿地研读、分析、讨论,结合日常教学分享体会。对我来说,每一项任务都充满了挑战,我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感觉自己啥啥都不行,而工作坊的其他老师都是那么优秀。他们有的是市名师、骨干,有的是区县的教研员,综合素质都非常高。我们大家都知道的咱们王立敏主任的爱人徐坤艳老师就是其中一员,徐老师2010年就获得了全国评优课一等奖。我虽然有十几年的教学经历,但是每天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做一些班主任方面的工作……周而复始,很少有时间静下心来阅读书籍,理论素养非常匮乏,与大家的差距很大,我的自信心曾一度降到冰点。王老师让我们自己选解读分享的篇章,又让我们自由结组合作完成一个个艰难的任务。我们读书的同时自然而然地梳理自己的日常教学,提升教学理念,完善教学模式,体现学生立场,统筹兼顾教学问题,深度探究教学方式,以一种生生不息的精神去笑迎挑战,直面课堂,让自己的教育未来充满生机和活力。对这些书的理论篇的学习,引起了我对以往教育教学的各种行为的诸多反思,使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成为可能。只有多向书本学习,才能积淀理论,提升素养。

在教学和教研实践方面,王老师带领我们做了很多很多的事情:送教下乡,听课磨课,分析中考试题,参加名师讲堂的课例分享,疫情期间,还录制微课,为“停课不停学”提供优质教学资源。“双减”政策开始实施的时候,王老师率先带领我们学习文件精神,制定落实“双减”之下英语学科的实施计划,共同研讨英语课后作业的模式和设计意图,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做出每一课时的英语课后作业模板。这一系列的活动让我明白了:“双减”政策要求我们在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同时,必须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方式,真正做到减负增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双减”政策之下的课堂效率要求更高,课堂容量更大,能够课上完成的任务绝不留到课下,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学生的英语学科能力水平由低到高依次为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原来的很多教学行为停留在关注学生较低认知水平的层面,忽略了对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是与“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关注学科的核心素养”的方向相悖的。作为新时代的英语教师,我们必须走出舒适区,投入更多精力提升自身的人文性。既要有智商还要有情商和爱商;既要能教学又要能捕捉学生心灵的奥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站稳三尺讲台,在课堂上发光发热。身处一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代,我们教师必须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习惯。我们学校正在进行的“三段六步”教学法的尝试与探索就是最好的证明。三段:课前、课中、课后。六步:创设情景 布置任务 学生活动 展示提升 检测反馈 布置作业。“三段六步”教学法正是我们44中人基于新课标,顺应教学改革浪潮的明智之举。

新课程标准正式出版之后,王老师又带领我们听专家讲座,学习新课标然后分享学习心得。结合课例对比分析课标落实前后的教学差异。说实话,我之前对课标并不是特别重视。在王老师的指引下,我才认识到了课标的重要性。以我在石家庄市名师讲堂中做的一节复习课为例,同样一节课,前后两次的设计差别很大。指导思想不同、教学目标不同、教学方法不同、课堂效果不同。原来的指导思想是:传授语言知识,教师是教学中的霸权。而课标提出指向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英语学习活动观,以学科能力为导向,以学生学习为中心,明确复习目标,围绕主题语境,创设真实的情景,激发学生复习的兴趣,内化学生所学,推动学生应用实践与迁移创新能力的提升。我们都知道,人工智能时代已经到来,这是一个线下实体课堂与线上虚拟课堂混合的时代。这种没有创造性和含金量的教学将会被人工智能替代。我们的教学内容要具有学科内容的融合性、生活场景的真实性、充满想象和创造的挑战性。

课标要求我们目标的制定要紧紧围绕主题语境和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教学设计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尽可能地创设接近生活、接近学生的真实语境使教学环节环环相扣,每个环节中的活动都灵活开放,以情感渗透和思维培养为主线,搭好台阶将教学环节“串成葡萄”,实现预设的教学目标。我原来的教学方法是:前半节满堂灌,后半节满堂练。学了新课标之后,我懂得了秉持英语学习活动观,组织和实施教学。并且能充分认识到学生是语言学习活动的主体。必须从师本走向生本,教因学而生,教师因为学生而存在。所以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明确自己的角色,努力了解学生,了解学情,不忘初心和使命,把课堂当作展现学生能力的舞台,而非教师个人的表演秀场。因此,我创造性地设计有关联、有层次的活动,使活动之间形成紧密相连的闭环任务链。引导学生围绕主题学习语言、获取新知、探究意义、解决问题,逐步从基于语篇的学习走向深入语篇和超越语篇的学习,确保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语言能力发展、思维品质提升、文化意识建构和学会学习的成长过程。另外,我遵循课标的建议,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整合各种资源用于课堂教学,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复习课充满生机和活力。原来的课堂效果是教师很累,学生很烦,学习效果很差。新课标指导我们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一系列体现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等特点的英语学习活动,使学生基于已有知识,依托不同类型的任务,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自身语言知识学习、语言技能发展、文化内涵理解、多元思维发展、价值取向判断和学习策略运用。这一过程既是语言知识和技能整合发展的过程,也是文化意识不断增强,思维品质不断提升,学习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

我不聪明,但是我喜欢教学,喜欢钻研教学艺术,研究教学之美,并尽可能的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印象最深的是去西安观摩全国英语评优课,去安徽马鞍山参加全国的讲学稿展示课,感受到不同地方的教学风格和艺术。一场场视听盛宴对我的冲击力极大,这对我的教研和教学影响很大。

一路走来,收获颇多,感触很深。在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下,多次完成了单靠自己绝对不可能完成的工作和挑战:市级骨干教师、市级说课一等奖、省级优课、省级微课、省级优秀案例、市级课题顺利结题、在石家庄市英语名师讲堂中做讲座受到广泛好评。每一项荣誉和获奖证书都是沉甸甸的,对我而言,这些都是非常宝贵的人生财富。一次次挑灯夜战查阅资料,一次次绞尽脑汁苦思冥想,一次次与大家分享讨论争得面红耳赤,这些都是留在我背后的一个个台阶。每当我困惑和遇到难题得到王老师指导点拨时,除了心服口服,还忍不住想起那首歌:《长大后我就成了你》。“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块黑板写下的是真理, 擦去的是功利。让所有难题成了乐趣。你总喜欢把我们高高举起。才知道那支粉笔画出的是彩虹,洒下的是泪滴。才知道那个讲台,举起的是别人,奉献的是自己。”所有这些让我体会到做一个教学研究者是多么不易,同时也感受到自己点点滴滴的进步,因为在日常教学中,我时时刻刻能感受到自己读过的那些著作,认真钻研过的试题,一起分享过的课例都在对我的教学产生着影响,让我变得更能静下心来去体会研究之妙、思考之乐、教学之美。同时,在我们学校的听课、磨课、集体备课的活动中,我时刻感受到我们学校老师的优秀,每一位老师的分享都给我带来新的感受。 正是大家的优秀,让我永远有学习的目标和前进的方向。

从王老师的身上我感悟到:要做好教研首先要有敏锐的洞察力,虚心好学的求学精神,严谨务实的工作态度,眼中有学生,心中有大爱的博大胸怀,能够做到知行合一。无论是对我们的批评与挑剔,还是鼓励与赞赏都饱含了王老师对我们的殷切期望。她希望我们有正确的课程观,力争做到仰望课程,脚踏课堂,直面时代的挑战,跟随已到的未来,保持一颗愿意继续学习的心,拥有学习的能力,突破自身限制,不断成长蜕变,让英语课堂扎实有效又有魅力和灵魂。让我们所有一线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水平更上一层楼。

         长大了,我也想成为你。在今后的教学、教研工作中,我会时刻关注教研新动向,学习新理念,向咱们学校的老师学习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不断学习、反思、实践。把工作坊的学习、研究、引领的精神传承下去,做有情怀的英语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