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看待孩子的分数?
有这样一句顺口溜,叫做:分、分、分,学生的命根。由此可见,人们对学生的分数是相当重视的。尽管分数自古以来都是评估学生成绩的,但它却只能代表学生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其中之一:智。
学生考试分数高,决不代表各个方面都好;反之,考试分数低的学生,也决不是别的方面都不行。有的家长不能正确看待自己孩子的考试分数,便给孩子施加过份的压力,导致孩子自暴自弃、孩子与家长之间感情出现危机,甚至对抗。
学生的考试成绩不够理想,除了老师、家长要正确认识外,还要引导孩子正确看待考试分数,设法减轻孩子的苦恼和不安。一是要帮助孩子卸掉包袱,鼓励他们自强不息,继续努力,奋发向上;二是帮助孩子找到优势,以此作为突破点,争取下次考出理想的成绩;三是帮助孩子分析丢分的原因,让他们真正懂得“失败是成功之母”的深刻道理;四是帮助孩子拟定提高学习成绩的具体措施。
只要家长能够引导孩子正确看待分数,孩子就会从不良情绪中解脱出来,把智力真正用到有用的地方,用到提高学习成绩上。
取得好分数应具备的条件: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个好分数,在学业上有个好名次,但我们是否考虑过,要想取得优良的分数,孩子必须先具备:①健全的智力;②健康的身体;③人为的努力;④情绪上的平衡。这四个因素同样重要,缺少任何一个都会使成功的概率随之下降,所以家长若要使孩子有优良的分数和好的名次,就要对这四个因素给以足够的重视。如果孩子没有明显的智力缺陷,身体发育得也很健康,有这两方面,也就是具备了前二个条件,那么第三和第四个条件就得靠我们父母的辅导和栽培,以及孩子自己努力用功、勤奋向上了,俗话说“成事在天,谋事在人”即使具备再好的先天条件,如果不去用功读书,也不会取得好成绩。这时,做家长的一定要有意识地加以引导,让孩子知道应该如何努力,使他对成绩不好的学科建立信心培养起学习的兴趣和毅力。
怎样看待孩子的分数
考试分数是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某门课程进行一定阶段上的检查所做的成绩评定。它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而不能反映孩子的智力水平和综合素质,更不能以分数的高低来衡量学生优劣。作为家长,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是关心孩子的一个具体表现,但应如何看待分数,却是一个科学而又严肃的问题,它反映着家长对子女教育的态度、方法及其成败。
1、家长既要看孩子的绝对分数,又要看相对分数。这就是说,家长在看待孩子的分数时,既要看分数的多少,又要看所得分数与孩子自己比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与班内同学比是位于上等、中等还是下等。如果与自己比进步了,那么家长就应赏识和鼓励孩子,反之,就要帮孩子全面分析退步的原因,当与同学横向比较时,也就更加清楚自己孩子在班级所处的位置,以便为孩子制定好下一步的学习计划或方案。
2、家长不要给孩子规定分数的硬性指标。如果家长给孩子规定考试分数的硬性指标,那么就会压抑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使孩子产生畏惧心理,以至于产生厌学情绪和逆反心理,还很有可能导致孩子考试作弊、对家长说谎等不良品德行为的形成。
3、衡量分数时,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一般而言,孩子所在年级越低,学习内容就相对简单些,考试所得分数也就相对高些,而随着年级的升高,科目的增多,内容的加深,相对来说考高分就不那么容易了。另外随堂测试和单元测试,得分可能高一些,而期中期末考试,得分就可能低一些;至于学年末及毕业考试等,要考高分就难得多了,而且分数往往还受题目的难易程度、覆盖面的大小、孩子身体状况、考前复习准备以及心理状态等多方因素的影响。因此,家长不要只看分数的多少,而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才是。
4、家长要正视孩子的成绩,帮孩子对试卷做出科学、准确的分析。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一个学校只有当它能看到少年孩子的优点比缺点、坏处多十倍、百倍的时候,它才能有强大的教育力量”,这对家庭教育同样具有指导意义。因此,明智的家长应正视孩子的考分,帮孩子科学、准确地分析试卷,总结经验教训,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并耐心地和孩子一起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改进和提高的措施。同时,还应看到成绩以外的东西,也就是孩子其他方面的优点和长处,从关爱出发,扬长避短,在打好基础的前提下,让孩子的个性及其特长得以充分发展。
5、家长观念要转变,不应以分数高低论成败。衡量一个人是否有才能,不能只看分数的高低,因为分数不能用来判定除考试以外更多的东西。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的能力除智力之外,还有语言能力、交际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运动能力等。人的许多能力和综合素质水平是不能通过简单的比较来衡量的。往往在学习上循规蹈矩的人,容易获得好分数,而在求知上异想天开的人,却常常思维活跃,还可能有创新。论分数,后者不如前者,但论思维能力,后者可能更有潜在优势。实践中发现,应试教育下的高分低能,早已不受人们的欢迎。因此,家长们不要一看到孩子的某次分数不高就失望。“天生我材必有用”,孩子的潜力是很大的,而且是多种多样的,干这行不行,干另一行很可能就是高手。
总之,家长们应该清楚,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孩子考试分数的高低,不足以代表其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正因为如此,目前一些教改区的高中招生,已不再把升学考试成绩作为录取的惟一标准,而是把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创新实践成果评价等共同作为招生录取的主要依据。
正确看待孩子的分数
家长重视孩子的考试分数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分数毕竟是学习状况的一种重要反映。但是,如果采取简单化的做法,对于指导孩子学习又没有好处。
讲看一些简单化的做法: “快考试了,好好复习,争取双百(或双优,或达到××分),考好了有奖励。如果考不好,你什么也甭想。” ”把成绩单给我拿出来……就考这成绩呀!我看你越来越没出息!” “你上次都比这次分数高,我看你越活越抽抽儿!” “从明天开始,你不许玩儿,只能给我好好念书,什么时候分数上去了,什么时候再玩儿。” 除此之外,还有正颜厉色连训带骂的,甚至还有拳脚相加的。
其实,哪个孩子不想考好分数啊!他们往往不知道自己的问题出在什么地方,怎样做才能学得好。家长只是训和骂,孩子仍然胡里胡涂,有的孩子确实很少玩儿,但分数仍然上不去。分数是个现象,家长应该动脑筋分析分数背后的诸方面原因:
其一,分析孩子的学习水平。 任何一门功课都有三个层面的水平——基础知识、基本概念(词语、定义、定理、公式、基本观点等)掌握的水平;基本技能水平(运用基础知识,基本概念解决基本问题的能力水平);综合技能水平(解决比较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通过考试卷子和平常的作业,可以分析出这三个层面水平的情况。哪方面差,重点解决哪方面的问题。
其二,分析孩子的非智力因素。学习成绩与非智力因素关系密切,一些孩子学习成绩上不去,有的是学习兴趣问题,有的是学习习惯问题,有的是意志品质问题,有的是情绪问题,有的是责任心问题。应该具体分析,找准原因。
其三,分析孩子的学习方法。有的孩子,成绩总在某一水平上,难以突破,学习态度、习惯也较好,这往往是学习方法问题。应该一科一科地分析学习方法存在什么问题,采取改进措施。
其四,分析孩子的智力因素。成绩上不去,也有智力方面的原因。我们在本书中对智力的几个基本因素——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进行了介绍,而每个孩子这四方面的能力往往发展不平衡。有的记忆力强而思维力弱,有的观察力强而记忆力弱。这就需要从孩子实际出发仔细分析,哪方面能力弱,应优先训练哪方面的能力,促进孩子智力的全面发展。
其五,分析孩子与老师的关系。孩子与老师的感情如何,对学习影响很大,请您参阅本书中有关专题的分析。如果家长能够如上所述去分析孩子的学习状况,就不会只拿分数来说事儿了。而且,通过这样的分析,找准了原因,也就有了解决的办法。
在此给家长提出几条建议: 不给孩子简单地定分数指标,在具体指导上下功夫。有些家长简单地对孩子说:“这次必须达到××分。”这样,除了增加孩子思想压力,解决不了具体问题。应该指导孩子分析薄弱环节,订好计划,改进方法,越具体越好。当然要以孩子主动思考为主,不能强加给他。主动找老师联系,请老师帮助分析孩子的学习状况。家长应该主动去请教班主任老师和任课老师,越是找不准孩子学习问题原因的,越要及时找老师讨论,请老师出出主意。有的老师分析不透没关系,还可以请教有经验的老师。
三、改变看分数单和谈论分数的方法。
家长明白了分数背后有很多因素,就可以改变看分数单和谈论分数的方法。考试过后,不天天催问:“分数单发了没有?” 孩子把分数单给家长看,家长应保持平静的态度,可以说:“你主动把分数单给家长看,很好。咱们找个时间具体分析分析这次考试情况,好吗?” 孩子迟迟不把分数单拿出来,可以启发他:“这次考试应该总结一下,你先考虑考虑,今天或明天晚上咱们一起分析分析。” 孩子成绩不好,不要简单责备,而采取理解的态度:“这次没考好,咱们再努力。你自己总结经验教训。什么时间一起讨论讨论?”这些做法是举例性的,各位家长肯定会选择更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