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深入回答“立什么德、树什么人”
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 林崇德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其发展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可教可学,最初在家庭和学校中培养,随后在一生中不断完善。
从价值定位而言,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对教育方针中所确定的教育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和细化,是 连接宏观教育理念、培养目标与具体教育教学实践的中间环节。党的教育方针可以通过核心素养这一桥梁,转化为教育教学实践可用的、 教育工作者易于理解的具体要求,进而贯穿到各学段,体现到各学科,最终落实到学生身上,明确学生应具备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从中观层面深入回答“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根本问题,用于指导人才培养具体实践。
核心素养研究如何既关注理论又反映民意
综合各国际组织、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来看,构建核心素养总框架的研究思路主要有3种:自上而下型、自下而上型和整合型。其中,自上而下型主要基于演绎推理范式,先依据理论研究与文献分析, 提出理论构想和内容框架,再通过实践加以修改完善;自下而上型主要基于归纳推理范式,先广泛征求民众和专业人士的意见,再在此基础上提炼核心素养框架和指标;整合型则兼具前两种思路的优点,既关注核心素养的理论分析,又反映民众的意见和期望,已逐渐成为各国开展核心素养研究的范式。
基于国际 经验,立足我国国情,课题组采取整合型思路,融合演绎与归纳范式,运用文献分析法、个别访谈法、焦点小组访谈法、意见征询法、问卷调查法等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开展核心素养的理论研究与实证调查,最终整合研究成果,形成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框架。
由于此项研究专业性强,必须基于对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采取科学的程序和方法。研究工作历时3年,联合课题组由北京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的近百名研究人员组成。
2013年5月,北京师范大学会同多所高校近百位专家,联合开展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成立以来,整体设计研究方案,系统开展研究工作,为总框架的建构提供理论支撑。通过基础理论研究,厘清核心素养的概念内涵与理论结构,准确把握核心素养的价值定位;开展国际比较研究,分析比较15个国际组织、国家和地区核心素养研究的程序方法、指标框架和落实情况;通过教育政策研究,梳理不同时期党和国家对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开展传统文化分析,揭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修身成德的思想和传统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开展课程标准分析,了解现行课程标准中的核心素养相关表述,明确课标修订任务。同时,通过开展实证调查研究,深入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准确把握各界对核心素养的期待。课题组访谈了12个界别的608名代表人物,问卷调查了566名专家学者、校长和企业家等,汇总形成约351万字的访谈记录和大量调查数据,为建构符合国情特点和现实需要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提供实证依据。
在此基础上,课题组召开专家论证会60余次,结合理论研究和实证调查的主要结论,初步提出了核心素养总框架。此后,又召开征求意见会20余次,认真听取专家学者、管理干部、教研人员、一线教师和社会人士的意见建议,对总框架初稿进行修改完善。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课题组提交了核心素养总框架初稿。2014年7月,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对核心素养研究阶段性成果进行了审议。为做好核心素养与课程标准修订的衔接工作,2014年8月,呈请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委托专家工作委员会,组织课程、教学、评价、教研、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力量,开展“核心素养与课程标准衔接转化研究”,重点基于核心素养总框架,研究核心素养在课程标准中落实的方式方法。2015年1月,专家工作委员会审议了衔接转化研究成果,赞同研究组提出的核心素养落实方式。
为确保核心素养的科学性和适宜性,2015年4月和2016年年初,两次呈请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将核心素养初稿及研究报告送教育部有关司局和单位征求意见。同时,正式征求了全国32个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意见,并委托中国教育学会征求各省市教育学会和相关分支机构意见。此外,召开专题座谈会,听取一线教育实践专家意见。
核心素养是对素质教育内涵的丰富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
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构成的核心素养总框架,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社会性等本质属性的观点,与我国治学、修身、济世的文化传统相呼应,有效整合了个人、社会和国家三个层面对学生发展的要求。
责任担当等六大素养均是实证调查和征求意见中各界最为关注和期待的内容,其遴选与界定充分借鉴了世界主要国家、国际组织和地区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六大素养既涵盖了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的品格与能力,又体现了核心素养“最关键、最必要”这一重要特征。六大素养之间相互联系、互相补充、相互促进,在不同情境中整体发挥作用。为方便实践应用,将六大素养进一步细化为十八个基本要点,并对其主要表现进行了描述。根据这一总体框架,可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进一步提出各学段学生的具体表现要求。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要求,坚持以人为本,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重视理论支撑和实证依据。具体来看,主要有以下三个主要特点:
一是彰显了中国特色。与其他国家和地区核心素养相比,根植于中华民族文化历史的土壤,系统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明确把国家认同作为基本要点,突出了宽和待人、孝亲敬长,热爱中国共产党、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等中国特色鲜明的素养。
二是体现了时代特征。提出了具有工程思维,适应“互联网+”趋势,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与价值等时代特色鲜明、反映新时期人才培养要求的素养。
三是强调了整体要求。系统体现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基本要求,素养内涵界定坚持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的有机统一,每种素养既具有品格属性,也具有能力特征。
素质教育作为一种具有宏观指导性质的教育思想,主要是相对于应试教育而言的,重在转变教育目标指向,从单纯强调应试应考转向更加关注培养全面健康发展的人。 核心素养是对素质教育内涵的具体阐述,可以使新时期素质教育目标更加清晰,内涵更加丰富,也更加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此外,核心素养也是对素质教育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反思与改进。尽管素质教育已深入人心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我国长期存在的以考试成绩为主要评价标准的问题,影响了素质 教育的实效。解决这一问题,要从完善评价标准入手。全面系统地凝练和描述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标,建立基于核心素养发展情况的评价标准,有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推动核心素养在教育实践中具化和落实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一套经过系统设计的育人目标框架,其落实需要从整体上推动各教育环节的变革,最终形成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完整育人体系。具体而言,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落实途径:
一是通过课程改革落实核心素养。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顶层设计,指导课程改革,把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作为课程设计的依据和出发点,进一步明确各学段、各学科具体的育人目标和任务,加强各学段、各学科课程的纵向衔接与横向配合。
二是通过教学实践落实核心素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明确了“21世纪应该培养学生什么样的品格与能力”,可以通过引领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指导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改变当前存在的“学科本位”和“知识本位”现象。此外,通过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引领,可以帮助学生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激励学生朝着这一目标不断努力。
三是通过教育评价落实核心素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检验和评价教育质量的重要依据。建立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标准,明确学生完成不同学段、不同年级、不同学科学习内容后应该达到的程度要求,把学习的内容要求和质量要求结合起来,可以有力推动核心素养的落实。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主要关注通过不同学段的教育后,学生最终能够达成的关键性素养全貌,相对而言比较宏观。在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的基础上,下一步还需要把总体框架具体化到各学段,做好不同学段核心素养的纵向衔接,这也是实现核心素养最终落实的基础保障。
目前,课题组正在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具体而言,课题组将根据各学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基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中提出的六项素养指标,开展各学段核心素养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实证调查研究,确定六项核心素养指标在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等学段中的主要表现和关键内涵,实现核心素养总体框架在各学段的垂直贯通,为核心素养进一步融入各学段具体学科搭建桥梁。
数据来源:《人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