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石家庄市第四十四中学 >> 信息 >> 推荐文章>> 正文内容

推荐文章

微创新,教师逃离平庸的常态路径

作者:admin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14-10-11 09:16:00 点击数:410
 

微创新主要新在社会对教师个体的教育创新有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倡导与期待,新在由以往的“散兵游勇”而成为群体性动作,新在由时尚变为常态。

    近期,有两件事让我颇有感触。一是《中国教育报》曾发起的首届全国教育微创新案例征集活动”,一是《光明日报》增设“智慧教师”栏目,请教师把平时教育教学中富有创意的“绝招”写成千字短文与读者共享。

当代教育急切呼唤微创新。如果我们从全球视野反思中国基础教育,可以发现,我国基础教育领域还存在不少弊端,严重的在于,学生付出太多,学得太苦太累,但创新意识与能力远不尽如人意。这种弊端必然会对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形成巨大的“倒逼”力量。

其实,就微创新这个概念的内涵而言,它并不新。长期以来,教育领域不少仁人志士一直在致力于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此前盛行一时的“教育叙事”“教育案例”,包括北京101中学的“教育智慧”征集活动等,与微创新均可谓殊途同归。那么,微创新“新”在何处?主要新在社会对教师个体的教育创新有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倡导与期待,新在由以往的“散兵游勇”而成为群体性动作,新在由时尚变为常态,并且这种常态或具不可逆转性。认识至此,很有必要。

微创新可以适应并推助大创新。种种现象表明,在当下以及今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教育领域的改革与创新必将持久进行,且具有更为实质性的拓展与深化,其力度或将超过以往任何一个历史时期。无论是高考形式、高考科目还是考试内容,无论是高校还是中学招生制度,无论是课程建设还是教育评价,都会发生大变革。

上述变革与一线教师息息相关。因此,作为教师个体,不断激活自己的微创新意识,视微创新为常态。那么,面对宏观的教育改革创新,将会大大地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从容应对、游刃有余。否则,落伍、出局、淘汰均有可能,这或许不是危言耸听。

微创新妙在“微”。教师职业没有惊天动地,但是,它有精雕细琢(备课与课堂教学),它有润物无声(教学生做人)。这些事情,都在“微过程”中进行。越“微”,我们越要用心;越用心,越容易闪现微创新的火花。“微火花”的不断聚合,一定会燎原成思想的火炬,散发出耀眼之光。苏霍姆林斯基之所以有思想且历久弥新,更多的是因为他在帕夫雷什中学精雕细琢20年;叶圣陶之所以有思想且活力常在,更多的是他在任中小学教员的岁月里用心做事。我们周围有思想的优秀教师,也一定是在一线精微耕耘、创新耕耘的辛勤劳动者。

微创新之妙,还妙在你行,我也能行,它是每一位勤奋者的专利。一次别具匠心的课堂设计,一次新颖别致的理化实验,一次触及灵魂的师生对话,一次简洁精美的课堂板书,以至一次灵感顿生的作业批语,或一句一石激起千层浪的课堂提问……如此等等,莫不是微创新灵感的生动显现,莫不是微创新青鸟的飘然而至。它展现的是教师的思想和才情,引发的是学生的思考与探究,促进的是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此类“微创”若能持之以恒,微创新将由“微”而“宏”,教师个体原有的教学模式或将被打破并重构。

微创新不是空心概念。一线教师应当确立“与微创新同行”的职业理念,进而生成职业自觉。我们应当发自内心地关注微创新,向往微创新,践行微创新。唯有发自内心,才有自觉行为外显,才有“实心”收获。不做则已,做则做实,应当成为教师行为的基本准则。多少年来,人们导演出了太多虚假空泛的幽默剧、荒诞剧。须知,教育的幽默与荒诞,直接危害是误人子弟,间接危害则是荒芜了教师自己。

微创新只能顺应不能逆袭。唯有善于创新,才能适应时代之需,这是为人师者必备的职业敏感,万不能迟钝。今日时代,无论从事何种职业,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最终将会衍化为走向平庸之门的通行证。有思想、能创新,才能合成为迈进现在或未来成功殿堂的邀请函。

是的,相对于社会精英而言,我们或许都在“平庸”之列。平庸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甘于平庸,或溺于平庸不能自拔。有感于当下文学艺术的繁荣与困惑,作家王蒙说:“平庸无罪,但如果只剩下平庸就危险了。”面对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内部的“创新焦虑”,总裁任正非说:“四面八方唱响创新,就是我们的葬歌。”

如果我们还习惯于故步自封,视创新为路人,那么,我们必将在平庸的胡同里永远走不到尽头。

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著名诗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与王蒙、任正非之言可谓异曲同工。无论是一个人,一个团队,一个国家,争得“万木春”中的一树,“千帆过”中的一舟,都理所当然的是一种理想与追求,这是人的正常状态,人的基础境界,人的精气神的自然体现。著名学者任继愈老先生在他90岁高龄时,对《论语绎读》进行第四次修订,他在《前言》里写下这样的话:“现在这个译本是我90岁时的修订本,如果再过几年学有长进也许还要再行修订。”90高龄还期待“再过几年”“学有长进”,这是怎样的精气神,直让人荡气回肠。也许,我们很多人成不了“任继愈”,但若有其精气神于万一,微创新岂非小菜一碟?(作者系北京市101中学副校长、特级教师)

《中国教育报》20141010日第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