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石家庄市第四十四中学 >> 科研 >> 科研课题>> 正文内容

科研课题

教师如何做科研

作者:admin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11-06-19 19:21:00 点击数:759
   

 教师如何做科研?怎样做一个研究型的教师呢?首先我们对教育科研要有个基本的认识。

 一、教育科研的基本概念

    (一)什么是教育科研?  

  概括地说,教育科研是应用科学方法解决教育问题的过程。具体地说,教育科研是一种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教育领域中的现象、问题和规律进行研究的认识活动。

  教育科研的目的,就是要解决教育活动中的问题,探索教育发展的规律,进而为教育实践服务,为教育决策服务,为教育发展服务。

  1993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到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上来。这个决策正是来源于基层的教育科研。

  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基础教育出现了严重的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为解决这一问题,湖南汨罗、山东烟台等地进行了一系列的“素质教育”研究,经过12年的努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根据各地的研究经验和中国教育的发展趋势,中共中央国务院才颁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到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上来。这就是针对实际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又把研究成果运用于教育决策和教育实践的典型实例。

   当然,这是国家重大的研究课题,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也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利用科学的方法有计划地去解决它们,本身就是教育科研。例如,针对外语教学中学生的听说问题,可以进行“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研究”;针对学生解答应用题时的思维方式问题,可以进行“解题思路研究”。这种“利用科学的方法有计划地去解决问题”的过程,本身就是教育科研。教育科研内容广泛,涉及教育的各个领域。比如,教育教学现象、教育教学过程、教育教学内容、教育教学方法以及与之相关的社会现象、心理现象、教育教学工作的组织管理等等,都属于教育科研的范畴。

  总而言之,教育科研是一种探索和认识教育教学规律的实践活动,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二)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意义

  1、促进学校持续发展,是打造办学品牌的必由之路

   学校要发展,科研是先导。教育科研活动是真正解决学校实际问题的。在解决学校当前问题的同时,也提出后续努力的方向,使学校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一所学校要想办出特色、创办品牌,就不能墨守成规,必须走科研兴校的道路。现在“科研兴校”的理念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在上级部门对学校进行的各级各类的评估中,也都把教育科研作为一项重要的评估内容。

   2、指导学校教育改革,是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关键

  教育科研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近年来的教育实践证明,单靠“苦教、苦学、苦练”,以牺牲师生健康为代价,已经行不通了。时代在发展,教育也在不断创新。随着教育改革尤其是新课程的推进,每一所学校、每一个教师都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新的困惑、新的矛盾,而要真正解决这些矛盾或问题,仅仅依靠原有的老经验、老办法,恐怕难以奏效了,这就需要通过科学研究找到新的途径和方法。如果我们还墨守成规的话,教育会越来越被动和盲目,那我们的教育注定要失败。所以,我们必须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致力于教育科研,向教育科研要质量、要效益。

  3、提高教师科研素质,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

  从教师自身的发展来说,新时代教师不再是一个教书匠,而要做一个教育专家,一个教学的研究者。他们必须能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教学的研究和实验,才能在反思中发展,在研究中提高。在这过程中,教师的科研素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是进行教学研究的基础,是21世纪教师所应具备的素质。从个人功利性角度看,在教师职称评定、骨干教师评选等过程中也都把教育科研作为一项评价指标。当然,教育科研是学术性的,其价值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提升自我,提高生命的质量;另一方面是发展学生,提高事业的质量。这也正是教师职业生命的意义所在。

  (三)中小学教育科研的误区

  提到教育科研,有些老师心中还存有一些顾虑,主要是存在以下误区:

  1、做科研非常难

  许多人对教育科研有畏难情绪,认为科学研究是很神秘的事,给人的感觉是高不可攀。也有人认为那些都是专家们去做的事情,离我们很遥远。其实不然,所有的教育科研课题都跟我们的工作实际联系非常紧密。只要结合自己的工作去研究,就非常容易。因为我们遇到的问题就是研究课题,课堂就是我们的研究室,教育教学活动就是在进行研究,教师群体就是研究共同体。

  那我们的工作和教育科研有什么差别呢?要说差别,就在于反思和积累,还有工作的科学性、计划性和系统性。之所以说教育科研离我们很近,是因为所有的科研课题都来源于教育教学一线的实际问题,也就是我们平时所遇到的问题。也就是说,只要我们有意识、有目的、有方法地去做,并把做的过程与结果表述出来,就行了。因而也不只是专家才能搞教育科研,专家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但是还缺少一线的研究材料,所以要设一些子课题请一线教师帮助完成。在这方面我们是有优势的。

  2、做科研没时间

  可能有的教师会说,我也想搞教育科研,可我没有时间呀。其实科研并不是让我们去做工作以外的不相干的事情,课题就来源于本职工作,工作本身就是搞课题研究。这不需要过多的时间。其实我们一线老师搞教育科研还是比较容易的,关键是要结合自己的工作去研究,不要把科研和工作脱离开,不要每天被动地去工作,只要我们主动地、有意识、有计划地去工作,关键要注意总结和积累,我们就是在搞教育科研。

  3、科研影响工作

  有老师担心搞科研会影响工作,影响学生成绩。这种想法是错误的。科研和工作是一体的,只要你有计划、有目的、有方法地工作,工作以后又有反思,有经验总结,你的工作会越做越好,这样说来,搞教育科研只会促进工作,而不会影响工作,学生成绩也会随之提高,而不会影响学生成绩。另外,对老师个人来说,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写反思、写论文,对自己教育教学水平也肯定会有促进和提高。

  (四)教育科研的一般程序

  那么如何进行教育科研呢?换句话说,进行教育科研要经过哪些步骤呢?

  1、选题论证。

    确定一个研究课题,并加以论证。

    课题研究设计与论证报告(一般课题申报表上都有这些项目):

    (1)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2)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价值。

  (3)研究的目标、内容与重点。

  (4)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5)主要观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6)预期研究成果,名称、形式、完成时间等。

  (7)完成研究任务的可行性分析。

  2、设计方案。

  课题立项之后,应尽快制订一个详细的研究实施方案。也就是课题研究工作实施的具体计划,也是对课题研究过程的全面规划和设计。设计方案的基本框架:(1)课题名称;(2)问题的提出(研究背景);(3)研究的依据和研究目的;(4)研究的内容和研究对象;(5)研究的方法和研究步骤;(6)研究的条件和研究保障;(7)研究的成果及展示形式;(8)课题组的组成及分工。

  3、申请立项。

填写上报《课题申请·评审书》,向上级科研部门提出申请。

  4、立项开题。

获准立项后,上级部门会下发立项通知书,课题主持人组织开题。课题研究可以是多人,也可以单独研究,如果是自己一个人,则按时开题研究即可。

  5、实施研究。

根据课题研究的内容、计划分阶段开展实践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注意记录、收集实验的原始材料,包括阶段性报告、总结、个案分析数据等。发挥团队作用,群策群力。

  6、整理资料。

总结研究实验情况,对相关数据做理性分析,做好结题准备。

  7、撰写报告。

  撰写科研报告、研究论文,全面展示研究成果,并将研究者的研究指导思想、学术观点、研究过程与成果公诸于众。

  8、鉴定推广。

由上级科研部门组织鉴定,推广成果。

  鉴定需要提供的课题材料有:

  ①课题立项申请书  ②立项通知书  ③课题方案  ④具体每个阶段的研究计划  ⑤每个阶段的总结  ⑥过程性资料:围绕课题的学习体会、研究课实录或教案、说课评课、课后反思、课堂评价表、相关报道、光盘、图片,课题组成员发表的与课题有关的文章和获奖论文,课题组成员写的课题小结、随笔、案例评析,课题组成员所获得的荣誉,学生作业等。⑦阶段成果 ⑧课题结题申请书  ⑨课题结题报告  ⑩最终成果

   这些功夫要做在平时。

  (五)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

  教育科研常用研究方法通常有:观察法、调查法、个案研究法、行为研究法、实验研究法、总结法、文献法等。这些方法我们并不陌生,都是我们工作中实践过的,而且一直都在应用着,我举些例子大家就好理解了。

  比如:你做为一个班主任,为了了解班级学生上课的情况,上课时在教室外边观察学生的情况,或者跟着听课,你就用了观察法;你想了解近期班级的动向和学生们的真实想法,你就可以采用不记名问卷调查的方法,这就是问卷法,这些都是调查法。

  比如:你班上一个问题学生,你平时比较关注他,研究他,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然后制定帮助措施,这是你对一个个体进行的研究,这就是个案研究法。

  再比如:你想纠正班级学生马虎的毛病,通过分析你觉得用罚做作业的方法可行,就错一罚十。开始有效果,但一段时间过后,效果不明显。你经过反思,觉得用罚做作业的方法不可行。那就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入手,展开实验,这样经过一个个轮回,解决了这个问题,学生的马虎毛病得到了纠正,这就是行为研究法。

  你看到报刊杂志上有好的教学经验,或是别的教师有好的做法,自己也拿来运用一下,看效果如何,这就是实验研究法。

  大家说,以上方法我们用过吗?恐怕老师们在工作中都运用过吧。

  (六)教育科研成果的一般形式

  课题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获取一定的科研成果。一项课题的研究,预期的阶段成果有哪些,最终以什么成果形式出现,必须在方案中交代清楚。否则,就会使研究工作陷入盲目状态,并使成果的验收、鉴定无法进行,甚至导致整个研究工作落空。研究成果的一般形式有:观察报告、调查报告、实验报告、总结报告、课题结题报告(研究报告)、教育论文或论著等。

  二、教育科研课题的选择

  了解了教育科研的基本概念之后,我们再谈一谈教育科研最关键的一个环节——选题。

  ()什么是课题

  所谓课题,实际上就是研究项目。课题名称必须简洁、具体、明确,力求能体现研究内容、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例如,《小学生学习方法问题研究》这个课题,其研究对象是“小学生”,研究内容是“学习方法”,研究的意义是探索小学生学习规律和提高小学生学习效率。再如,《初一代数自学辅导教学的实验研究》,研究对象是初一学生,研究内容是初一代数自学辅导教学法,研究方法是实验法。

  ()怎样选定课题

  在教育科研过程中,好的选题就是成功的一半。作为课题研究的第一步,正确的选题十分重要,是决定整个科研工作成败的关键。

  1、课题的来源

  一是来自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二是来自教育理论文献资料;三是来自上级教育科研部门下发的课题指南。尽管我们的课题来源十分丰富,但要真正发现和选定一个好的课题也并非易事,还需要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敏锐的洞察力和分析能力。

  一般来讲,我们要把握好教育形势,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选择热点问题去确定课题,比如,新的教育理念的实践研究。另外还可以从教育教学的困惑中寻找课题,我们每个人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都会遇到困难或产生困惑,如果抓住问题不放,并深究一步的话,就有可能找到一个又一个研究课题。再就是从成功的经验中寻找课题,长期从事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老师,一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都积累了不少经验,如何把经验总结出来并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其中必然蕴涵着一系列的问题。有时变换观察角度,还可以引申出新的课题。在选题过程中,经常需要对那些司空见惯的老问题从新的视角加以审视,从而能够推陈出新,开发出新的研究课题。

  2、选题的依据与原则

   一般来说,应以国家、省、市下发的《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指南》为依据,联系自己的工作实际进行选题。应该指出的是,《课题指南》中的每一个项目只是研究方向,而不是一个现成的课题,切记不要照搬。我们可以根据《课题指南》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确定自己的具体研究课题。当然,《课题指南》中未涉及的内容,若有较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也可以自行确立课题。

  要结合当前的教改形势选题,比如现在素质教育已经是大势所趋,如果你再立一个“填鸭式”教学实验课题,可能也有成果,但决不可能评上奖,论文也发表不了。

  不管我们用什么方法来发现和选定课题,都要体现出“小、实、深、新”的特点,以便能够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进行研究。

  “小”:课题的大小要适度,开始应以小课题研究为主。就是说选的课题是自己力所能及的,也就是自己的日常工作。比如,课前导入、提问策略、课堂情境设置等,小切入,大文章。例如某职专教师申报的课题《创新教育研究》,课题名称外延太大。若改为《职业中专学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研究》,更符合其研究实际。

  “实”:根据自己兴趣,紧密结合工作实际选定课题,要实用、可行,才容易出成果。选择课题时要扬长避短,如果对自己不熟悉甚至不了解的问题进行研究,那不仅要花费大量时间,而且也是不现实的,也不可能出成果。数学老师非要研究音乐课题,虽然都有1234567,但相差甚远。

  “深”: 从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发现问题,有一定深度,有一定的价值。比如课题《初二男女生学习物理兴趣比较》,这个题目太浅显了,课题研究也太容易了些,搞个调查问卷就能解决问题。像这样内涵不够丰富的课题,要研究出一些名堂来,还真是不好办的。

  “新”:选定的问题应是前人没有解决或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因此,它必然要求有创新,有新意,有独到之处,有时代感。

  比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独创性研究》这个课题,就较好地体现了“小”、“实”、“深”、“新”的特点。说它“小”,是因为其研究范围限于初中数学学科;说它“实”,是因为其内容来自于教学实践;说它“深”,是因为“思维的独创性”涉及到教育学和心理学;说它“新”,是因为体现了创新精神。

  另外,课题要表述准确,需要解决的问题要明确。比如,《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的研究》这个课题,“学段”不清,“学科”不明,“能力”概念不确切,若改为《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则较为明确。

  三、给教师几点建议

  1、博览群书,提高科研素养 

一线教师虽有其实践的优势,却也有着明显的弱势,主要是知识储备和理论功底不足。在开展教科研时,往往感到困难重重,心有余而力不足;即使勉强开展一些研究,也比较肤浅,难以形成优秀成果。因此,有志于教科研的一线教师,第一要务是为自己“充电”,最大限度地提高自身的科研素养。要“读书读书再读书”,而且要博览群书,教学专业书籍、教育科研书籍、教育理论书籍、教育专家书籍等都可以拿来读。作为教师还是应该要求自己少一点世俗气,多一些书卷气,乐于做一个学习型的教师。我们写一本书不容易,但多读几本书还不容易啊。常言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你的知识背景越宽广,你的理论视野越开阔,你观察事物就越敏锐,思考问题就越深刻,你的研究就越到位,你距离成功也就越近了。  

   2、善于思考,发现研究课题 

教师要有科研意识,要带着问题进行实践,把每天的教育教学工作当作科学研究来做,做到工作科研化、问题课题化、实践理论化。凡一线教师,其教育教学实践都差不多,每个人的付出也差不多,但为什么收获却大不一样?关键就在于科研意识的有无。庸者只知道做,不知道思考,而智者带着思考的大脑去做。这个“思考”,就是科研意识。可见有没有科研意识是大不一样的。教育科研就如同一片森林,只要你是有心人,只要你愿意为此付出劳动,走进去总是会有所发现、有所收获的。2011年就要开始申报“十二五”科研课题了,希望老师们提前选题,做好申报的准备。

  3、勤于动笔,多写教育反思

  教育专家叶澜教授说:“一个老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老师坚持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作为新时期的教师,一定要养成勤于动脑、动手、动笔的习惯,努力提高自己的思辨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搞科研就要经常动笔写点东西,就从班主任写“读书笔记”“教育反思”,学科教师写“课后记”“教学反思”做起。要随时把比较典型的课堂教学案例写成研究报告,积累个案,作为科研的基础。苏霍姆林斯基一生研究了几千名儿童,记录了几千页的儿童成长笔记,堪称勤于研究又善于研究的典范。我们要结合自己的日常工作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并舍得下功夫,贵在坚持,长此以往,必有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