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石家庄市第四十四中学 >> 科研 >> 教育论文>> 正文内容

教育论文

语文阅读能力有效教学初探

作者:admin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15-11-30 15:20:00 点击数:745
 

——教学目标的确定

初三语文组 张彦芬

实现有效教学涉及到围绕师者和学者方方面面的因素,“教什么”是师者在有效教学中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即我们的教学目标要明确并正确,首要的是我们要依据新课标,同时要清楚新课改教学目标有三个维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而语文素养或者说能力是要从听、说、读、写四方面来培养和提高的。因此教学目标设计的恰切性和合理性是需要任课教师下大力度探讨和分析的。

语文学科文本的阅读有特殊性,但也有规律性,在依据新课标要求的同时,能抓住其规律性,总结出此类文章的共同点,围绕这些来阅读理解文章,照顾到语文教学整体性和连续性,找出本课教学目标、本单元教学目标、整个初中学段目标之间,本课教学目标与其他课教学目标之间的横向或纵向的联系至关重要,目标明确才能更有针对性地探讨分析,过程与方法才会有的放矢,这是教师在备课中必须进行和完成的内容,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必经阶段。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尝试,从初中语文课本中随意抽选出几篇文章来,确定它们的语文价值,也就是教学目标。

我们先来看看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关于阅读的几点要求。课标中第二部分第一项总目标第7条中有“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的内容。第二项阶段目标中关于阅读的有第4条: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第5条: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第8条: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以上从总目标到阶段目标,从概括到具体,明确地说明了阅读教学的目标。

现在以朱自清的《春》为例,来找一找这篇文章的教学目标。这是一篇散文,确定教学目标前,我们先来分析一下散文类文章的共同点。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 “形”可以说是文章的内容,“神”可以说是作者的情感。那么学习散文首要的就是可从其特点,从这两大方面入手。如果是叙事散文,首先就要看看文章叙述了怎样的人和事,进一步则要再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如果是写景散文,那就要看看文章写了什么景,再考虑作者抒发的是什么感情;如果是哲理散文,人、事、景、物则均可以成为意义的发端,我们要寻找的是作者在具象中对某个问题的思考的结果。当然在散文学习中,散文的语言也不可忽视,散文语言优美、畅达,富有节奏,同时也凝炼、干净、富有哲理。因此,阅读散文时,就要认真分析散文的语言优美、凝炼、畅达的特色,从而在形式上对散文加以赏析。另外进入散文的意境和把握散文的技巧也是有必要的。优美的散文可谓“无韵之诗”,其意境可以与诗相媲美。阅读散文时,就要善于通过自身的感受,进入散文所描绘的意境中去。当然我们还可以把握散文的技巧,即散文的写作特色,包括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等多方面的特色。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散文的内容,而且有助于提高我们写作散文的能力。

下面我们把新课标关于阅读的几点要求和学习阅读散文类文章(同学们应该学或者可以学的)做一下比较,散文的“形”即“内容”与新课标第二项阶段目标第4条“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是相契合的。对散文的“神”的领会则在新课标第8条“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做了明确要求。新课标第5条“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对一篇散文来讲是不是可理解为对于“语言”“意境”“技巧”的一种探寻。

通过对比,教学目标已经很明确了,那么是不是现在就可以从这些方面一一确定呢?我觉得还为时尚早,到这一阶段,只能说有了一个大的方向,对于有效教学来讲,它还不够精细。来看一看初中语文七年级至九年级16册关于散文篇章的安排吧,《春》是七(上)继前两个单元的叙事、写人的记叙文之后的的第一篇写景散文,是现代文,另外还有《济南的冬天》《夏感》,这个单元以春夏秋冬四季景象为经,以美的情感,美的语言为纬,为我们织就了一幅幅色彩斑斓的大自然美丽画卷,之后关于写景散文安排则放在了八(上)第六单元,《三峡》《答谢中书书》《观潮》《湖心亭看雪》是四篇描写自然山水的古文。我国古代文人学士历来追求与自然融为一体,他们用心灵体察自然万物,将自己的细腻情思融入本无情感可言的山水之中,使山水有了性情,自然有了生命。情是景的灵魂,景是情的载体。我们要通过了解作者的情感来领悟景物的意蕴。由此可以看出,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一个写景散文单元安排侧重于“美的景物”和“美的语言”,第二个写景散文单元则侧重于“情”和“景”的交融,侧重于更为深层次的内心表达,是一种作者本人的心灵关照。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对《春》进行教学设计是不是应该有这样的一个思路:围绕“内容与表达”,从感受体会入手,让学生身临其境;探究“其内容与表达”,从而激发学生热爱自然,引导学生观察自然进而培养学生感悟自然的能力。因此对于《春》一文的这样的教学目标设定就可以说是比较合适的了。

《春》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朗诵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 体会语言美,学习抓住景物特点,运用多种手法来写景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引导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自然、感悟自然的能力和热爱自然的情感。

至于在教学过程中,要想实现有效教学,以上的分析与探讨只是迈出了第一步,我们还需要做好围绕这个目标在文本中,通过自我感受文本和广博的搜集关于此文本阅读方面的教学材料,挖掘到实现目标所需要的最好的、有力的支持,从而实现学生和文本的最好的沟通等各项工作,而不同的老师关于这些方面的把握也肯定会有不同,因此“殊途同归”也就表现出了语文教学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但相同的是只有在这样的一步步教学设计细化中,实现有效教学的目标才会离我们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