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石家庄市第四十四中学 >> 科研 >> 教育论文>> 正文内容

教育论文

新课程理念下个性化作业设计的策略和特点的研究

作者:admin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15-10-12 15:06:00 点击数:771
 

初二历史组 宁 宏

【内容摘要】在多年的历史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看到,许多教师把作业的功能定位于“知识的巩固”和“技能的强化”上,导致历史作业陷入了机械重复、枯燥乏味、单调封闭的误区,作业评价也只是看看对或错,学生没兴趣,作业效果差,跟不上新课程理念。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一些个性化作业的研究,下面是一些想法和实践,以期抛砖引玉。

【关键词】作业设计 个性化历史作业 学生作业 初中历史

     新课程标准给教师提出了新要求,学生的个性化培养成了目前的方向。而在多年的历史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看到,许多教师把作业的功能定位于“知识的巩固”和“技能的强化”上,导致历史作业陷入了机械重复、枯燥乏味、单调封闭的误区,作业评价也只是看看对或错。这种历史作业忽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忽视对学生发展的激励和实用功能。学生对于做历史作业显得很被动、消极,经常出现学生不交作业、抄袭作业等现象。长此以往,学生学习的个性、差异性会被抹杀,学生就会对历史失去兴趣。课程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形成让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富有情感、善于分析并积极投身社会生活,亲身体验实践过程的课程体系和教学环境。科学合理有效的作业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基本途径,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化与理解。历史个性化作业的设计是对传统历史教学的一种改革尝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体现,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我们要让历史作业变得新鲜有趣,学生乐于接受,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充分自主、自由的学习空间,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使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做作业的快乐,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个性化历史作业将会变成学生自己的作品,成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展示自我、发展个性的舞台,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价值。

  一、在新课程环境下,个性化作业的布置,应遵循以下几个策略

  (一)作业形式要有多样性。作业布置尽可能符合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形式多样。初中学生一般在12-15岁年龄段之间,正处于童年期向少年期过渡阶段,从心理上表现出追求独立的倾向,喜欢标新立异,敢于发表个人的见解。现在学生知识面和社会接触面的扩大,以及需要的不断丰富,使初中学生的兴趣广度大为增加。为了调动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鼓励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分析问题,总结问题的能力,我们的作业布置也需要丰富多样。

1.实践型作业。有一些孩子计算机过硬,能够独立制作课件,在学习中,如遇到知识简单,孩子们接触多,又比较感兴趣的课文时,我放手让他们去制作课件并在课堂上讲解。例如,在学习《三国鼎立》这一课和八年级冀教版历史下册第18课“展示‘历史’”时,我把每班分成四个小组,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制作本课的课件,经过学生代表和老师的评定后,选出较好的一到二个,由其组内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同学在课堂上讲解,由于做好了充分准备,课堂语言丰富,接近孩子们的实际,既学到了知识,又提高了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亲自动手是实现历史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在讲到活字印刷时,我让学生自己寻找材料制作活字,有的用橡皮,有的用萝卜,有的用木头,各式各样的作品呈现在眼前。这些充满学生技能、智慧,蕴历史于他们丰富多彩的理解和表现手段之中的个性化的练习方式,使学生各得其所、各尽所能、各有所获。这些作业,老师只是学生完成作业的促进者、帮助者和欣赏者。不拘一格、张扬个性的开放性作业,既避免以往通过重复低效的操练来巩固知识的尴尬,又可有效地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探究能力的培养,为他们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必要的基础。

2.创编型作业。一节课的内容学习完之后,可以让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将其归纳整理。有些同学用顺口溜来总结,琅琅上口。如:《西周的盛衰》有同学总结如下:周初分封定国策,拱卫王室意颇多。暴君厉王无人道,国人暴动起风波。幽王烽火戏诸侯,东周始传西周过。假期期间,我们还布置了一项作业:可以以任何一段历史时期为背景,进行创作,可以是历史剧、故事、诗歌、小说、绘画等任意一种形式。1002班的纪然同学喜欢历史,又擅长文学创作,结果他完成了小说《街亭》的创作。他以马谡失街亭为背景,以马谡的角色用第一人称的形式,描绘了整个过程。虽然文章还比较稚气,但生花的妙笔、巧妙的构思、敏捷的思维、发散的想象令人赞叹不已。

(二)作业内容要有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兴趣是推动学生自觉学习的强大动力。初中生好奇心重、探究性强、想像力丰富,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开放性作业,采用各种方式让学生把所学知识灵活多样的记录下来。

以“宋朝人的社会生活”一课为例,在布置作业时,我们设计了这些作业:

1.结合所学知识,可广泛查阅资料,以“我是宋朝人”为题,以生动有趣的语言向大家讲述宋朝人一天的生活情况;

2.以宋朝人的生活为题,完成一幅图画作业。要求:认真阅读课本内容,所作图画要符合历史史实,要用简洁的语言向大家介绍你的图画表达的内容。

学生要完成这一作业,必须对教材内容深入分析比较,进行横向、纵向联系,寻找相关的资料进行佐证,同时对知识高度提炼,有机结合。这种个性化作业引导学生“移情”“神入”于历史环境之中,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实际运用能力;同时开阔学生的视野、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个性潜能和创新能力;并通过对历史文化的认同,培养学生高尚健康的情操。变过去的单一、被动、封闭的学习为多样、主动、开放的学习,凸现学习过程中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另外我们可以让学生自我设计作业。即让学生围绕教师指定的知识点(甚至可以对知识点不加限制),参考相关资料自选合适的题型,并提供参考答案。此类作业能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再认识。学生们为了设计出合理的作业并给出正确答案,必须对教材内容深入分析比较,进行横向、纵向联系,寻找相关的资料进行佐证,同时对知识高度提炼,有机结合。这不仅达到对知识的深层理解和掌握,而且还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作业设计要有层次性。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看,学生的身心发展由于先天禀赋以及后天诸多因素的影响,存在着差异。要想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师就必须采取作业分层的策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习题,品尝属于他们自己的“果子”。

1.目标分层。学习目标是学习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心理学实验表明:有明确的目标较无明确的目标可省60%的时间,获得相同的教学效果。从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制定与各层次“最近发展区” 相近的作业分层目标,使每一层次的学生在完成练习之前就有标可依,有章可循,为高质量的完成作业打下良好基础。

如,设置一定数量的必做题、自主题和选做题。必做题重在基础知识的巩固,适合一般的学生做。自主题是要通过查阅资料或联系课外知识才能完成的以培养能力为主的题目,适合能力较强、学有余力的学生做。学生为了完成这类作业,需要查阅相关资料,在此过程中,他们收集、选择材料以及组织、运用知识的能力逐渐得到提高。选做题是让全体学生自主决定做与否。选做题可以是作业练习册上带*号的题,也可以把教材中的思考或议论改编成问题。这类题目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可能都已探讨过,但答案并没有在书本上直接呈现,需要对书本知识作一定的裁剪、组合或归纳才能完成。能力中等的学生,如果对该课的知识掌握得好,理解得全面,就有可能完成,属于“跳一跳摘桃子”的题目。

2.难度分层。作业的难度应略高于学生知识水平,具有思考的价值,学生才会对其产生兴趣。例如,历史人物的评价一向是难度较大的问题,书中人物缺乏立体感,大部分同学喜欢等待老师给出参考答案而不愿自己思考。但有一些同学热爱历史,平时积累了大量的历史知识,在这样的情况下,给他们布置一些有难度的问题,即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把学生的专长与历史相结合的专题作业。我们放手让学生创作小论文,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历史资料,客观地进行评价。这些作业,老师只是学生完成作业的促进者、帮助者和欣赏者。教师也由教学中的主角转为“平等中的首席”,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四)作业评价要有多重性。

1.多向评价。传统作业,只有教师单向的评价,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这种评价模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所以可以让学生参与到评价的过程中来,可以生生互评,师生互评,通过行使评价的权力,使学生培养主人翁意识,指出别人的问题,同时认识自己的不足。

2.多次评价。对学生来说,一次就将作业完成得满意是很难的,但每个同学都渴望得到肯定和赞扬,所以我们可以采取多次评价的方式。只要学生及时订正,或是修改认真,都可以得到好评。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培养有错就改的习惯,还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自信心。

3.分层评价。作业分层,评价也分层。只要学生完成了相应层次的作业,也一样可以得到鼓励。

4.个性评价。“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作业中的个性闪光点,及时地给予表扬,让他们体会到付出就会有回报,激发他们良好习惯的养成。1317班的王同学历史考试成绩一般,但爱历史,也有自己的想法,常常喜欢标新立异,喜欢表现自己。在学完七年级下册以后,他主动请缨编写历史剧《出使英国》,我提供给他资料,放手让他去做。他写完剧本后主动让我给他提意见,帮他改进。我专门拿出一节课的时间让他们自己去表演,并及时给予充分的肯定。结果接下来的考试中,他的成绩有了极大的进步。

  作业个性化设计具有独特的育人功效,它不但极大地激发了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不同层次学生奋发向上的积极性,而且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历史素养的提高,有利于促进学生持续发展,它给我们的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曙光。

  二、个性化作业的特点

  1.情趣化。初中学生只是十几岁的孩子,他们心理不成熟,不会因为社会的需要而重视某个学科。对他们来说对某个学科的喜好基本上取决于是否对它感兴趣。因此,我们在设计作业时,应设身处地为孩子们想一想,让作业多一些情趣、少一点枯燥。

  2.生活化。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要注意培养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进行历史作业设计时,要善于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要善于挖掘社会生活与课堂知识相关联的素材,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实践,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实现历史作业的有效性,促进教学的实效。

  3.分层化。马克思说过:让每个人的个性得到自由地发展。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也要承认个体差异,注重因材施教,采取“分层作业”策略,既要让稍差生能跳一跳摘到“苹果”,又要确保优等生不受“饥寒”之苦。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差异设计各类作业“自助餐”,让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套餐”。

  4.人文化。国家教委规定:初中学生作业量一般在1.5小时左右。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综合其他学科及学生的年龄段等因素,多方面考虑,体现人文化。作业量过大,会给学生带来心灵上的阴影,容易使学生对学习丧失兴趣。

  5.自主化、开放化。教师不仅要用好教材上的开放题,更要善于设计适合学生实际的开放题。我们的教学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把学生置于一个动态、开放的学习环境中,为学生提供多元、综合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环境中,学得主动,学得积极,使每位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体现自主开放的学习过程。

  6.多元化、个性化。作业形式多元化,作业内容多元化,作业评价多元化,鼓励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个性化的历史作业设计力求以教材为依据,将历史知识应用于学生的生活实际,促使学生灵活调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通过不同的方式、选择不同的方法,创造性地解决历史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个性化的历史作业以减轻学生作业负担为出发点,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自信心;改善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使历史作业成为学生课外、校外的一种生活过程和生活方式;成为学生成长的一种自觉的生活需要、人生需要、学习需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