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摘要】 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在课堂教学的环节中,可以设计一些恰到好处的提问,如预习问题的精心设计,例题的梯度设问,练习的发散巧问,课堂小结的发问,这些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的思维发展,从而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数学教学 提问 精心设计
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课堂上适度的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提问在课堂教学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提问是惊奇与怀疑的开始,是教与学的纽带,是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的手段之一,如果运用得当,那么对于巩固学生知识、启发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素质都有重要的作用。因而课堂提问的研究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一、课前预习问题精心设计,促使学生探索新知
课前预习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这个过程中有些学生带有一定的盲目性,有的只随便看看书,在这时,教师可以精心设计一系列问题,使学生的预习有了目的性。当然教师设计问题时,一定要吃透教材,明确教学目标,围绕教学中心展开。例如学习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一节,可以这样设计问题:1、满足什么样的条件是等腰三角形呢? 2、此结论是怎样得到的呢?3、你能否用推理的方式来证明它的正确性呢?4、此结论在实际中怎样应用呢?第一个问题非常简单,书上的黑体字很显然,学生容易解决。第二个问题在书上也能找到,不过需要动动脑筋概括出这是什么样的方法。第三个问题在书上找不到,而且难度较大,会使学生产生疑惑,激发学生做深层次思考,为了解决问题还促使他们去交流。第四个问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联想思维,回忆等腰三角形性质的用法,从而模仿得出结论。设计课前预习问题,有效刺激学生急于了解新知,引起学习动机;问题的精心设计,如难易结合,会更有助于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例题的梯度设问,激活学生思维,解决疑难问题
现代信息论认为,教学是一种循序渐进地有效地选取、组织、传递和运用知识信息,促进学生了解信息,掌握知识的活动。从课堂教学整体上看,必须抓住教材、教学内容的整体要求,根据学生认识水平与心理状态,科学地按一定梯度展开设问,提出的问题要按知识点难易级差从低到高逐层进行,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对不同层次的问题,要选择不同层次的学生对象进行回答,从易到难,由简到繁。在教学中有些问题,由于难点较集中,知识跨度大,再加上一个班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存在着差异,即使基础较好的学生也难于一下子回答出来,这时,要求教师所提问题要巧设难度,把一个较复杂的问题,按照知识的层次拆成几个小问题,分步设问,有目的的设置思维的“阶梯”,采用递进的方式。首先问浅一些,待学生正确回答后,再逐步加深,逐步一般化,抽象化,把数学的难点,分解剖析出来,为学生架设从已知通向未知的桥梁,最终接近目标,从而调动各个层次学生的思考的积极性。
例如证明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等角对等边”,让学生自己证明会很困难,所以可以设计这样一系列的问题:1、这个定理的已知是什么?让证明的是什么?2、证明线段相等常用的方法是什么?3、题目中没有全等的三角形,怎样构造呢?需要添加什么样的辅助线呢?问题层层递进,一步步引导,于是问题得到了顺利解决。这样的提问深度恰到好处,学生跳一跳能够得着“果子”,这必将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新知识,使新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产生有机联系的知识结构,不会造成“问而不答,启而不发”的尴尬局面。
三、练习的发散巧问,拓展学生思维
教学是为了使学生开动脑筋、生动活泼地掌握知识。但是,我们的课堂教学面临的却不是一个人、几个人,而是几十个人。这几十个人,有各自的生活经历,有各人的性格爱好,有各种各样的要求。课堂教学中用精巧的提问拓展学生学习的思路,这是我们教学取得成功重要环节。因此,教师要注意在深入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基础上,抓住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和心理特征,以提问来激发他们的思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例如在学习等腰三角形的有关内容后,有过这样一个问题:已知等腰三角形ABC的角A等于30度,请你求出其余两角。学生们经过交流讨论会得出正确的结论,发现有两种结果。为了更好掌握此类题目,可以继续设计以下问题:1、有没有一种结果的情况,会是什么条件?2、当A的读数为n度时,其余两角又是多少度呢?第一问锻炼学生的逆向思维,第二问使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领悟得到进一步的升华,让学生感悟到数学分类讨论的思想,明白第二问更需要全面考虑,对n的大小要分类,对A是底角还是顶角还要讨论。通过这样内涵丰富的提问,无疑增大了题目的跨度,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四、课堂小结中问题的精心设计,有助于学生总结反思
每一堂课结束后,教师想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状况,是否已经达到目标,或达到了什么程度,此时可提出问题。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促使学生对一节课知识系统进行回顾,并反思心中还有哪些疑惑,以便课下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师提出相应的适当问题,能够起到启发学生思维的作用。这种思维能力,虽然没有直接联系着创造的行为,但可以培养学生善于总结反思的好习惯,从而不断提高,达到教学的目的。例如学习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一节结束时,可以设计这样一系列问题:1、这节课你获得了哪些新知识呢? 2、你认为重点内容是什么?3、你还有什么困惑没解决呢?
课堂提问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是师生交流信息的主要途径,也是教材、教师与学生有效融合的主渠道。恰到好处的课堂提问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我们的学生在愉悦中获取知识,给我们的数学课堂增添无穷的魅力。因此我们教师必须认真学习理论,深入钻研教材,不断进行反思。只有具备了渊博的知识、开拓进取的精神、开放的思维和创新的意识,才能做到“投出一粒石,激起千层浪”,成为教学中的智者,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