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分文理科:亮出通才教育风向标
文理分科是我国高中教育普遍实行的一种教学模式,它与高校招生分科考试密切相关。最近,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虽然相关方案和实施步骤需要进一步探索,但已为高考科目改革确定了目标。这项改革是一大亮点,不仅能改善中学的教与学,也有利于提升高校生源质量,将对不同教育阶段的人才培养产生广泛影响。
过早分科受应试“指挥棒”驱动
高考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一项基本制度,发挥教育评价和保障教育公平的功能,历来为社会大众所关注。多年来,适应高校选才、减轻学业负担等需要,高考招生实行文理分科考试。在升学应试“指挥棒”的驱动下,衍生盲目、过早文理分科问题,导致普通教育畸形发展,影响基础教育的教学质量。这种状况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人类知识本身是长期文明发展积累成的有机整体,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发展,逐渐形成和分化出众多的学科门类。在文理分科中,“文”是指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中的各门学科,“理”即自然科学中的各门学科。文、理科学习,对于学生思维方法的训练侧重点有所不同。自然科学运用统计、调查、测验、实验、定量分析和逻辑推理的研究方法,偏重抽象理论思维。人文社会科学虽也运用某些自然科学方法,但主要依靠定性研究和陈述事实、展示形象、理解意义的表现手法,偏重形象思维。文理科不同的研究方法与思维方式相互联系,互为补充。
普通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高中实行文理分科,尤其是过早的文理分科,使学生知识结构不合理,思维方式单一。理科学生不学历史、地理等文科课程,知识面狭窄,缺少人文素养。文科学生不学物理、化学等理科课程,逐渐远离自然科学常识,淡化了严谨的科学思维训练和科学精神培养。这些严重阻碍了学生全面接受基础文化学习。
同时,现行高中文理分科存在某些盲目性。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由于不十分了解自己的学科专长,文理选科往往受外在因素决定。一些学生受家长、老师和社会因素影响,盲目甚至被迫选择了自己不擅长或并无爱好的学科。在此情形下,将全部精力集中于部分科目学习,看似高效应考,实际上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此外,社会上流行重理轻文的观念,不仅增加文科生的心理压力,也不利于普通教育功能的实现。
在高考文理分科影响下,大学招生选拔标准过窄和功利化,阻碍了普通教育的全面发展。为了矫正这一弊端,迫切需要改革高考评价的学科导向。新出台的高考改革政策,实行不分文理科的考试,可以破除高中文理科教学的人为分割,优化中学教学科目组合,引导基础教育全面发展,改善中学生知识与能力结构,促进人才培养。
文理不分科有效衔接素质教育
改革开放以来,教育理论界提出素质教育的理念,用以指导各级学校办学实践,以矫正中小学普遍存在的应试教育偏向以及大学专业教育的缺失。其出发点和宗旨无疑是正确的,但在实施中出现定性模糊、路径不畅等问题。高中文理分科,不利于高中、大学的教育教学的正常衔接,大中小学素质教育各自为政。这种尴尬局面,很大程度上是现行文理分科高考模式造成的。
一方面,在文理分科影响下,基础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难以全面提升。在能否考上大学成为人才划分标准的现实环境里,高中文理分科后,多数学生都集中精力于本学科课程,有的放矢,以期在高考中谋求最大效益。虽然有中学毕业会考等相关政策要求,学生不能完全放弃其他课程学习,但是,文理分科后的教学课程已“变质”。理科课之于文科生、文科课之于理科生,俨然成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同时,学生的学习行为又影响教师的教学情绪与教学质量。从学校、教师到家长,多从片面追求升学的功利角度出发,放任或助长学生这种“偏科”倾向,形成高中教学的恶性循环。这种非正常的教与学状态,既浪费了教育资源,也消耗了学生精力,直接导致学生综合素质的普遍下降。
另一方面,由于高中教育过早分科,学生知识面狭窄,高校所选拔的生源,往往存在知识结构不合理、能力不协调的问题,不利于大学素质教育的开展。当今高校中,常见很多理科大学生文字表达能力欠佳、人文素养不高,文科大学生缺乏科学基本常识和科学思维训练,这些都是中学过早文理分科的“后遗症”。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国内大学教育,甚至研究生教育,不得不实行“补课”,在基础教学课程中,弥补本应在基础教育阶段完成的文理课常识与基本能力训练。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注重人格养成与全面发展,是各级学校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高考改革取消文理分科,有利于加强素质教育的贯通性。有的省市新课改高考方案拟将会考成绩纳入高校招生评价体系,目的在于改进教学与学业评价管理,引导基础教育全面、协调发展,真正发挥会考的积极功能。大学应从学生潜能培养与长远发展出发,按学科大类招生,引导中学生提升基本文化素质。大学与中小学的素质教育,内容与形式不同,但教育目的一脉相承。通过高考改革,在纵向上,打破不同阶段素质教育各自为政的格局,增强各级教育改革的连贯性与系统性,切实推广文化素质教育。
促进高校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
多年来,国内高校在专门人才培养上,存在知识面过窄、创新能力不足的困境。究其原因,既受办学理念、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的制约,也受基础教育评价标准的影响。过去相当长时期,受专才培养模式影响,我国大学过度强化专业教育,导致人文素质教育失落,在理工科院校尤为明显。近年来,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急功近利的教育导向和浮躁肤浅的学术风气,侵蚀着大学的灵魂,严重削弱了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为了矫正这些弊端,必须改革不合理的人才选拔标准和培养模式。从教育评价导向来看,取消高考文理分科,有利于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
首先,这一变革引导中学教育教学的健康发展,能够提升高校生源的综合文化素质,从而为创新人才培养奠定了必要基础。
高等教育是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之上的,任何降低和损害基础教育质量的举措,必然会殃及高等教育质量。只有从源头上重视普通教育的全面发展,矫正文理分割的教学弊端,提升中小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才能拓宽高等教育的发展空间。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以来,各省市区陆续实施或出台新课改高考方案,既保持了考试科目的覆盖性,也增加了科目的选择性,并引入综合评定等多元评价手段,有利于基础教育发展。最近,北京市率先公布2016年高考改革新方案,在减少高考统考科目、探索文理科目组合方面,进行有益探索。这些改革虽不能根本解决考生偏科等问题,但有利于改善中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
其次,高考取消文理分科,在人才评价导向上发出了明确信号,以通才教育理念取代传统的专业教育观念,标志着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
近年来,为了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升学术竞争力,一些部属重点大学积极探索新的招生方式,竞相选拔高素质优秀生源,试行通才培养模式。“通才”并非百科全书式的人才,而是在“博学”、“通识”基础上的复合型人才。作为招生考试改革的重要举措,高考实行文理科合一,可拓宽中学生的学术视野和知识基础,改善能力结构,选拔与培养创新人才。通才培养与通识教育密切相连,其重要基础就在于理性的培养,后者是知识与能力获得的前提条件。加强各级学校的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通识境界和人文素质,这些都能增强人才发展的潜力,也是创新人才不可或缺的要素。
为适应高考评价导向的变革,在高等教育系统内,应打通不同学科、专业的分野,构建通识教育的立交桥。大学开设全校通选的通识教育课程,扩大学生学术视野,增强其学科综合能力。通过整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使不同学科专业的学生形成共同的核心理念与价值取向。
总之,高考文理分科改革,涉及高中教育导向、大中小学素质教育、学生“减负”、高等教育发展诸多方面,我们应有全面认识。(作者系厦门大学考试研究中心副主任,教育研究院教授、博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