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忽略课堂语言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课堂教学的质量有了很大提高,教师课堂理念新了,课堂方法活了。但与此同时,一些重要的东西却被我们忽略了。
听一些教师的课时会发现,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流程适当,但教师的语言表达不够精湛。一些教师习惯性地重复一些句子,不仅占用了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而且使学生听起来不舒服;一些教师提出的问题不清晰,使得学生一头雾水,于是又转变提问方式,造成对学生思维的干扰;一些教师语言冗长,不生动,不形象,学生长时间听讲会出现疲顿状态;一些教师语速过快,声音不够响亮,语音呆板,没有起伏变化;还有一些教师语言逻辑性不强。这些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听课质量。
我们在追求课堂效果的同时,不能忽略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语言是教师授课的必要工具,是师生沟通的桥梁。语言表达的质量,会对课堂产生影响。教师要内修语言,使语言表达生动、明晰、准确、简练、形象,速度适中,适合学生接受。
教师要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就应清晰地认识到语言表达的重要性。它是一种内在素质,容易被我们忽略。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时,我们不难发现,他们的课堂之所以生动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他们的语言表达准确、灵活,使课堂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问题的提出简洁、明晰,语言富有感染力,能紧紧地吸引学生。比如,有的名师的课堂语言情感浓烈,起伏富有节奏,容易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有的名师朗读时声情并茂,课文因精彩的朗读而尽显魅力。有的名师富有诗情的语言让课堂充满了诗的气味,“润物细无声”地感染着学生。
精湛的语言表达是教师用来进行知识传授的重要工具,影响着学生语言和思维的发展。我们可以开展微格教学,用摄像机录下自己的教学片断,然后研究自己的课堂语言,分析哪些句子可以删减,哪些句子表达得不够好,哪些应该自己不说让学生来说。长期分析研究教学片断,会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语言表达的优势和不足,在以后的教学中发挥自己的优势,避免自己的缺点,逐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来源:《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