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约瀛海苍茫,情诉风卷云舒

作者:admin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12-12-20 10:40:00 点击数:701

  语文组 吴志彦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把这次威海之行文化参观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向大家作以汇报,我汇报的题目是《心约瀛海苍茫,情诉风卷云舒》。

  一、仙风海韵蓬莱阁

  “享仙风海韵,丹崖琼阁步履逍遥;赏千年名阁,碧海仙楼心神飞跃。”一副对联,道出了蓬莱阁的文化内涵。她不仅以山海之势、建筑之雄而名闻遐迩,更以一种虚无缥缈的神秘色彩,给人一种身临仙境之感。“蓬莱弱水三千里,非飞仙不可渡”;“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每每读着这些优美的名文佳句,去神游那蓬莱仙境,飞渡那弱水三千的愿望便愈发强烈了。天赐良缘,接到学校威海参观学习的通知时,我欣喜不已,恨不得立刻动身去赴了这场与仙风海韵的心灵之约……

  2012526日早晨8点多,经过晚上10多个小时的车程,我们一行40余人终于来到了我神往已久的蓬莱阁下。下了车,扑面而来的就是依山傍海的蓬莱阁。那一望无际的辽阔海面,张扬地铺排在蔚蓝的天空之下,山光水色,相互辉映。此等良辰美景不由得使人神清气爽,旅途之劳顿便尽抛脑后了……登上蓬莱阁,顿觉云雾缭绕,如入仙境,而脚下云烟浮动,有天无地,一派空灵。阁下就是断崖峭壁,海雾层层裹缠山腰,一如前人诗云:“嵯峨丹阁倚丹崖,俯瞰瀛洲仙子家。” 

  一个“仙”字,大概就是蓬莱的真谛吧。作为古之登州府第,蓬莱一直是历朝历代无数人望海祈仙的地方。秦始皇于此挥鞭兴叹仙踪难觅;徐福从此登船东渡求仙问药;同样渴求长生不老的汉武帝,曾遥望海上蓬莱山,仙踪茫茫,情难自禁,呼蓬莱山为“仙岛”,登州遂亦称蓬莱。宋嘉祐年间,蓬莱阁建成,与滕王阁、岳阳楼、黄鹤楼齐名,为中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它像一位历史老人,在这里守望着人间的繁衍生息,阅尽了世纪的风雨沧桑。苍茫的大海孕育了它的清美俊秀,漫长的岁月积淀了它厚重的文化底蕴。

  蓬莱阁的魅力除了它苍茫豪放的山海风光和厚重的历史积淀之外,更重要的是它美丽动人的神话传说。《山海经》中,把蓬莱、方丈、瀛洲三座神山描绘得活灵活现,为蓬莱平添了几分神采。到了后来,又演绎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美丽传说。看蓬莱阁中八位神仙的蜡像,他们中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健康者有残疾者,有居庙堂之高者也有处市井之下者,却分明向人们阐释着人人平等、相亲相爱的和谐文化,再加上蓝天、碧海、丹崖、仙阁的自然组合,把和谐之美演绎得淋漓尽致。我不禁感叹,“和谐”是从古至今世人的追求,我们现在提倡和谐社会,学校作为教育机构更需要和谐,而用和谐文化培养人,才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关键。我校“责任、荣誉、感恩、包容”的校训以及“不苛求人人成才,但必须个个成人”的教育理念,恰恰融合着和谐的内涵,它融思想观念、理想信仰、行为规范、价值取向为一体,必将为形成和谐社会献自己一臂之力。

  来到苏公祠,才知道蓬莱与北宋的大文豪苏轼亦有渊源。1805年,苏轼在被贬黄州五年后被朝廷重新起用,任登州知府仅五日,又被朝廷诏还回京,但就在任登州知府这几天里,他视察海防,体恤民情,还挥笔写下十多篇诗文佳作,其中《海市诗》堪称千古绝唱。被召还京后,他还给皇帝呈上了两个奏折,一为海事国防,一为民忧民生。苏轼在官场失意的情况下,不怨天尤人,在其位,谋其政,足以显示出一代名臣的胸怀和风范。登州百姓修建了苏公祠并珍藏其手迹,以示对他的高山仰止之情。“五日知登州,千年苏公祠”的美誉也由此而来。由其亲笔所书的“人间蓬莱”匾额,字体古雅清丽,奇正相宜,豪宕中寓妍秀,灵动间存法度。

  求长生,虽帝王兮终黄粱一梦;为民谋,即平民兮亦流芳千古。当然我们作为一个教育者,即使不能像苏公那样流芳千古,也要做到像他那样“在其位,谋其政”,努力塑造完美人格,当学生快乐生活的引路人。也许在孩子们的一生中,我们与他们只相处短暂的三年时光,但是“教学生三年,就要影响学生三十年”,既然教育是以人育人的事业,那么爱岗敬业就是师德的基石,热爱学生就是师德的核心,不断进取就是师德的生命。

  二、百年悲歌刘公岛 

  527一早,我们从威海市区乘船大约20分钟,登上了这座面积仅仅3.15平方公里的刘公岛。她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静卧于风景如画的黄海之滨,威海湾内,素有“东隅屏藩”和“不沉的战舰”之称。

  百年风烟入梦,一湾海浪传情。透过刘公岛依然保存完好的文物古迹,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被历史凝固了的流光碎影。刘公岛因北洋水师而闻名遐迩,又因甲午战争而悲怆千古。这里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兴衰荣辱,这里充溢着炎黄子孙的赤胆忠魂。海风吹拂,海浪荡漾,这块美丽葱郁的岛屿曾经有怎样的战火硝烟?苍天浩海,默默无语,但每一缕清风与每一朵浪花都是它们无语的低诉……遥想那年甲午,也是这个艳阳高照、草木繁华的时节,也是这个万顷碧涛、烟波浩渺的黄海,空中却是寒流滚滚、战云密布,海面却是战舰穿驰、炮火连天。日本背信弃义,不宣而战,侵我海疆。一场保卫国家主权的反侵略战争,打得是何等惨烈!壮士怒发冲冠,英雄壮怀激烈。直杀到志远舰沉渊,邓世昌溺水殉国;定远舰自爆,刘步蟾饮弹成仁;丁汝昌拒绝劝降,于绝望之中,含恨赴死。壮志未酬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刘公岛沦陷,中国的第一支水师自此樯橹灰飞烟灭,折戟沉沙。但他们骨亮沧波,血染碧泽。他们败的英勇,死的壮烈!屈原在《九歌》中写道: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想必甲午壮士的英魂已然化作浩然之气,荡涤在万顷碧波之上了吧!

  沉没的是战舰,留下的是耻辱,在倭寇炮口的威逼下,丧权辱国的《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无比深重的灾难……刘公岛的弥天国耻,使身体里流淌着中华民族血液的炎黄子孙,每念及此,怎不扼腕唏嘘?!民主战士闻一多先生曾写下《七子之歌——威海卫》:

  母亲,莫忘了我是防海的健将,

  我有一座刘公岛作我的盾牌。

  快救我回来呀,时期已经到了。

  我背后葬的尽是圣人的遗骸!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陈列馆里,包括国家领导人在内的社会名流即兴挥毫不少,最朴素、也最真切的却是丁汝昌寓所内著名作家冰心老人的题词:“不要忘了甲午海战!”是的,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中华民族历史上血迹斑斑的“屈辱”二字,绝不可以漠然视之!孟子“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论断永远是真谛!歌舞升平之时,我们岂能忘却曾经的沧桑?凯歌高昂的时刻,我们岂敢忘却曾经的沦落?国人惟有以清醒的灵魂、睿智的思想、傲然挺立的尊严开拓进取,我国家才不至再遭践踏,我民族才不至再受蹂躏!智者阅读历史,勇者创造历史,我们学校作为一所新校,我们没有历史,我们正在创造历史,我们于艰难中发展前行……在我校稳健提升的关键时期,历史的舞台需要我们有所作为,最光辉的事业需要我们有蜡炬成灰的勇气与执着,把我们的智慧献给三尺讲台,我们会尽一份赤子情怀!把我们的爱心献给我们的孩子,我们会获得生命的永恒!把我们的热忱献给教育,四十四中终将创造出辉煌的历史!

  三、直抒情怀诉心语

  归途中,车厢论坛在夏校长简短的开场白后拉开了帷幕……李赏老师第一个走上前去,谈了自己这次做课的体验和感受,她说:“一节优质课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精诚合作的结果,同科老师对自己的倾力帮助,不仅仅是对自己的关爱,更多的是对学校的一种责任心……”王栋老师的发言朴实中流露着真诚,他由学校领导对自己的关怀想到:真正的快乐是和关心自己的人在一起,是和能够使自己进步的人在一起……张学寨老师由甲午战争的失败,想到了任何事件的成败起关键作用的是“人”,进而对我校在稳健提升期学校通过精细化管理以提升教师素质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大家纷纷走上前去畅所欲言,说收获谈体会,车厢论坛在轻松而热烈的氛围中进行着,夏校长不失时机的精当点评使得这场车厢盛宴更显丰富与美味了。最后由曹书记作总结发言,她的发言一如她本人那般谦和温婉,有条不紊,她说:“威海实验中学作为一所百年历史名校,沧桑的历史孕育了她厚重的文化底蕴,蓬勃的朝气昭示着她辉煌的未来。我们的学校虽建校时间不长,但我们同样有朝气蓬勃、业务能力强、团结进取的教师团队,相信我们44中的明天会更加的灿烂辉煌!

  一路走来,且行且悟,出去学习的过程确实是个锻炼提升的过程,再次感谢学校领导给我们这次外出学习的机会,让我们上下同心,奋发进取,展现我们44中人的风采与活力吧!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