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健康误区(九)
51、坚决不理“讨厌”的人
你对你所讨厌的人总是采取“不答理”的态度,有他们在的场合,你宁可退避三舍。可有时候你根本躲不开。比如你本来跟你们的团支书“不太对付”,你觉得他太老气横秋,平时你可以不理他,可你要入团的时候,还非要通过他不可,于是你索性连团也不入了。
* 错在哪里?
天下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人当然更不可能完全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所讨厌的人,并不是那人对自己有过什么伤害,而是性格上格格不入。这是讨厌一个人的开始,随即你会找出那个“讨厌”人的种种讨厌行为,从而使他显得愈发讨厌,不但不愿跟他说话,连多看一眼都不愿意。每个人所展现在他人面前的,只能是部分“自我”,即使你所讨厌的那个人,肯定也有可爱的一面。否则,他的周围不可能也有着一群朋友。你由于性格的不合而讨厌他,就无法发现对方的优点。如果你总是对所讨厌的人敬而远之,会使你的心胸变得愈来愈狭窄。因为你讨厌他,必定会慢慢地讨厌与他交往密切的那个群体,这样会使你感到身边“讨厌”的人愈来愈多。这种心态如果保持下去,对于你未来的发展有着极为不利的一面,将来你走到社会上,难道总跟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
* 走出误区:
固然不必强求自己喜欢那伙“讨厌”的人,但也应该针对自己心理来一次调整。仅是因为性格不合便讨厌对方,实在过于片面。你为什么看不到他那可爱的一面?并不是他不具备,而是你捂住了自己的眼睛。比如你们班的团支书,他可能做事相对地比同龄人要稳重一些,但这并不说明他是个坏人,这一点连你也可以肯定,否则老师和同学绝不会让他干下去。你给他冠于“老气横秋”的帽子,无非是对他行事的方式不赞同。可这大可不必上升为讨厌人家,你如果因为对他有看法便连团也不入,只能说明你的偏激和幼稚。所以,对于那些所谓“讨厌”的人,应该学会全面地看待他,这是你心理健康的标志,也是将来立足社会的需要。你要多看看那些“讨厌”的人的优点与长处,不要紧盯在你不顺眼的地方,你不妨从他朋友的角度去观察一下,没准你还会发现这个人很不错呢?
全面客观地看待你所“讨厌”的人
52、总勉强自己“非成功不可”
你自信是一个意志坚定的人,不但早已确定了人生的远大目标,还制定了许多小目标。因为你知道大成功是由小成功累积而成的。你几乎每天都生活在对目标的追求之中,心中反复默念着:非成功不可。偶尔有一些小事不成功,你就变得情绪低落,非常沮丧。
* 错在哪里?
相信你肯定有过这样的体会,夜里失眠的时候,愈勉强自己睡着,反而愈不容易睡着。这种和自己的目的产生相反效果的现象,是心理学上的“逆转现象”。同理,心里愈勉强自己“一定要成功”,结果只能是因为着急而无法实现。因为你在想着“一定要成功”的同时,心理本能地会产生一种防御力量,这使你的整个身体状态都处于紧张之中。而行动意识不强烈时,心里反而很坦然。常言所说的“欲速则不达”就是这个道理。对目标的追求过于迫切,欲望过于强烈,往往会导致忽略客观环境和条件而去硬干。苹果在不成熟的时候采摘肯定不好吃,而你在条件不够成熟的情况下硬干,忽略了目标与自身之间的距离,跟你妄想过早地摘苹果差不多,白费了力气,摘到的却是艰涩的果实。
* 走出误区:
为自己制定一个明确目标,当然是好事,但在目标实现上,一定要保持轻松的心态。只有在毫不紧张的情况下,考虑问题才会周全,人生在世,总会有些挫折和彷徨,你自然也不例外。这时,你不要再用“非成功不可”之类的豪言壮语勉强自己,因为这时你什么事也做不出好效果,空洞地勉强自己,不但不能帮你战胜挫折,还会造成更大的紧张,从而带来心理障碍。人的心态就是如此微妙,你要做到的应该是把对目标追求的紧张与平静的情绪结合起来,这才是真正站在了成功的起点上。你应该从挫折与彷徨中走出来,等到真正心平气和时,再抱着一种“试试看,即使失败也没关系”的轻松心态投入追求,这样便有了成功机会。人在平静的追求中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结果,但这并不是说让你把所有的事情都抛开。如果想得太轻松,就会失去目标,并且追求起来也不会全力以赴。
把对目标的追求与平静的情绪结合起来
53、强化自己的“成人感”
自从你的上唇上长出毛茸茸的胡须,你就感觉自己已经是个大人了,自认为已掌握了许多的知识,完全可以独立生活了。你急切地渴望社会的承认和赞同,谁如果不拿你当“大人看”,你的心里便会感受到挫折和压抑,很不舒服。
* 错在哪里?
你现在处于一个很微妙的心理时期,在长辈眼里你仍是小孩,而你自己却感到是大人了。此时,你如果不能冷静面对自己的“成人感”,极可能使自己陷入重重迷雾。成人感太强,便总想做些“大人”才能做的事情,而你的“独立精神”又使你接受不了成年人的规劝和指责,更多的情况下是他们愈反对,你的对抗心理愈强,执意要把事情干下去。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碰壁,在你“头破血流”时,你不承认这是因为没听成年人规劝和指责的结果,而会对社会规范产生一种激烈的对抗心理,挫折与打击便会接踵而至。沉重的打击之下,要么激发出你对社会规范的更大对抗,导致犯罪行为;要么便跌入自卑的泥潭,从而影响了你一生的发展。
* 走出误区:
善待“成人感”,才能使你真正的成熟,你要承认自己仍有幼稚不足的一面,正确面对长辈的规劝和指责。将自己从对父母的依赖中解脱出来是件好事,但并不证明你与父母成了誓不两立的关系。他们的苦口婆心难道是自私的吗?尽管显得有点婆婆妈妈,让你受不了,但他们所提的意见大多是中肯的。你如果抱着“独立精神”否定这一切,碰壁连连,头破血流也就在所难免了。听长辈的规劝与反抗家庭束缚并不矛盾,听从规劝是为了使自己在人生航程上少走弯路。你不否认只有勤学好问才能提高自己的能力,为什么对于父母传授的经验不能接受?父母的规劝里由于含着太多的关爱,所以很容易让你将其与用爱编织的束缚联系起来。你当初那保持“独立精神”的意识,其实是要向长辈们证明你已经大了,不要他们再拿你当小孩子照顾。由于你没有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从而变成了表面上的对抗,还打着“反抗束缚”的旗帜,其实这是一个误区。走出误区的最好办法应该是:保持独立精神,尊重长辈的意见。
善待“成人感”,正确面对规劝
54、惧怕“不知道的事物”
你对“历史”很感兴趣,总是喜欢研究已经发生的事情。但对所有未知的东西,你都有着一种隐隐的恐惧心理,尽管你口头上不愿承认,但你确实很少展望将来,更不敢放任身心到未知的世界里去漫游,你觉得未知世界里有着太多的危险。
* 错在哪里?
由于惧怕“未知”,那么你便会更加固守已经熟悉的事情。跟在别人后面走路总是保险的,可你这种心态却大大地阻碍了个人的发展。墨守成规的确比冒险探索来得容易。你可能会自欺欺人地以为这是“沉稳、成熟”的表现,实际上却是固守在熟悉的事情中聊以自慰。谁都不愿承认自己是个墨守成规的人,它使你的思想变得愈来愈保守、僵化,不但对新鲜事物不去了解,还会有一种排斥心理。长此以往,你会发现所恐惧的东西愈来愈多,因为你变得愈来愈无知了,从而对未知事物充满了更大的恐惧。这种心态如果不及时调整,会使你整天生活在恐惧之中。
* 走出误区:
你要勇于向未知挑战,它固然隐藏着某些风险,但它却是一座宝藏。其实你整天都生活在未知世界里,正如庄子所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你知道的东西永远没有不知道的多。你的墨守成规,使你对未来甚至正在发生的事情都愈来愈少感兴趣,当然更谈不上创造力的激发。你惧怕未知事物,其根本原因就是你惧怕失败,怕受到他人的否定甚至讥讽。你应该对自己的这一心态痛下针砭。不能用别人的标准来界定自己,要有“走自己的路,任别人去说吧”的豪情。你不用将自己的能力总与他人做比较,关键的是你有不同于别人的能力,这就足够了。然后你要尝试着冒点风险,把自己从单调重复的思维状态里解脱出来。当你在未知世界里看到第一缕绚丽光彩的时候,你的惧怕未知的心理会变成挑战的渴望。
敢于向未知挑战,它是一座取之不尽的宝藏
55、痛恨自己太普通
你觉得自己在各方面都太平凡,属于“随便扎到人堆里便再找不到”的人。你心里盼望着引人注目,可别人的目光总是从你身上一掠而过,你陷入深深的自卑之中,觉得自己太差劲了,简直一无是处。于是你想:“这世界属于名人和强者,不会有自己的份儿了”,未来世界在你的眼中更是一片昏暗。
* 错在哪里?
你的痛苦来自于对自己的不了解,不知道自己身上具有的巨大潜能,当然更谈不上如何开发自己的能动性和创造力。本来你对自己的未来也曾有过美好的憧憬。比如想成为“引人注目的人物”,但随着年龄增长,又慢慢学会了用世俗道理来说服自己“要安分守己”,你的“梦想”就是在你的安分守己中悄然破灭的。放眼看看周围,或电影电视上,好象只有那些强者与名人才是这个世界的主人,你在他们那耀眼光环的映照下,显得是那么暗然失色,“我太差劲了,简直一无是处”的念头便冒了出来,这种自卑情绪一旦统治了你,会把你本来拥有的创造力降到“冰点”,还会把你梦想的翅膀束缚起来,让你得不到任何发展。
* 走出误区:
你刻意地将自己与那些名人与强者划为两列,而忽略了他们本身也是普通人。他们之所以成功,并不是因为天生的能力比你强多少,而是因为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汗水和努力。你一味地盯着他们头上的光环而不去看他们背后的努力,那说明你对成功的认识本身便存在着偏颇。你只顾了将自己的现状同已经成功的他们相比较,那你在这种比较中只能是愈来愈自卑。当务之急是重新认识自己,抹去身上自卑的灰尘,让你那巨大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它们会像原子反应堆里的原子那样,帮你创造奇迹。这个世界本来就有你的一份,只是因为你还没有觉醒,成功的最大底蕴在于能够主宰自己的命运,而你的自卑却将自己放置于随波逐流之中。既然每个人都是普通人,那你对于自己就不该有丝毫的怨恨。
抹去身上自卑的灰尘,让潜能得到充分发挥